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保华

作品数:24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语言
  • 5篇语言学
  • 5篇功能语言学
  • 3篇语篇
  • 3篇外语
  • 3篇系统功能语言
  • 3篇系统功能语言...
  • 3篇教学
  • 2篇语法
  • 2篇语篇分析
  • 2篇可视化
  • 2篇可视化分析
  • 2篇课程
  • 2篇教学模式
  • 2篇教学模式探索
  • 2篇翻译
  • 2篇纯理功能
  • 1篇独立型
  • 1篇新马克思主义
  • 1篇学生教育

机构

  • 23篇重庆科技学院
  • 4篇西南大学
  • 3篇广西科技大学
  • 2篇长江师范学院
  • 2篇四川外国语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4篇董保华
  • 3篇陈崇国
  • 3篇赵应吉
  • 3篇罗迪江
  • 2篇全冬
  • 1篇任大玲
  • 1篇杨炳钧
  • 1篇秦川
  • 1篇刘寅齐
  • 1篇周永胜
  • 1篇石明明
  • 1篇白连弟
  • 1篇郑玮
  • 1篇何远秀

传媒

  • 7篇重庆科技学院...
  • 6篇外国语文
  • 1篇外语学刊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外语教学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四川理工学院...
  • 1篇中国外语
  • 1篇湖北教育学院...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超语言学观被引量:2
2015年
巴赫金的超语言学因对哥本哈根学派和布拉格学派产生过重大影响,从而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具有间接的学理继承关系。通过对两者之间的学理继承关系的梳理,发现超语言学观主要反映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论、评价论、语义发生论及信息交换论等方面。超语言学观之所以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有所反映与表现,主要在于两者都传承了人类学和文化学的研究传统,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研究语言,二者都对本体和跨语言本体的超语言领域进行研究。
何远秀董保华
关键词:超语言学语言符号观系统功能语言学
英语独立型形式标记的隐性纯理功能研究
独立型形式标记,指的是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SFL)框架厘定的归属“词”这一级阶,且能独立进行功能切分的语言成分,在英语中主要体现为代用 it和存在there这两个成分。一直以来,独立型形式标记受传统语法所谓语法填充作用这...
董保华
关键词:英语语篇分析
冲突性网评中立场表述的语用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冲突性网评倘若处置不当往往会引发负面网络舆情,但这一现象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本文以“大学生起诉上海迪士尼”的新闻报道引发的冲突性网评为语料,以立场三角和语用离情为理论基础,构建冲突性网评中立场表述的语用诠释框架,据此研究冲突性网评中立场表述现象,从立场焦点、立场表述的语言/语用手段、立场表述引发的离情效应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发现,不恰当的立场表述可能引发双方或多方的冲突回应,造成情感或心理方面的离异,产生离情效应,破坏网络人际关系。因此,需引导网民发表网络新闻评论时坚持“和谐取向”,避免使用冒犯性言语手段表述立场,构建文明、和谐的网评环境。
陈崇国董保华
关键词:语言手段
韩礼德语言研究取向之哲学溯源——《韩礼德的新马克思主义语言研究取向》评介被引量:2
2019年
《韩礼德的新马克思主义语言研究取向》全面深入地阐述了韩礼德对新马克思主义语言观的继承和发展,不仅成为系统功能语言学新的学术增长点,更为读者深入了解与认识韩礼德的语言观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3个方面对该书内容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书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
董保华石明明
功能语法视角下主语研究的症结及其消解
2020年
功能语法视角下的主语探讨体现为识别标准和界定标准的统一,但这些标准在形式标记类主语气象"it"和存在"there"上只得到部分体现,导致主语问题争议不断。本文对功能语法视角下的主语进行重新审视,进而厘清主语争议的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之道便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功能语法视角下主语研究的主要症结在于受制于亚氏经典范畴思想的谓词逻辑观,具体体现在谓词逻辑的变化性、概括性以及关联性三大方面,从而无法观照形式标记类主语这类理应属于主语范畴的边缘成员。基于原型范畴观思想,将通过附加问句识别的主语从主语选择序列或格角色层级角度重新界定为跨越典型性主语和非典型性主语的渐变群,可实现形式标记类主语在识别标准和界定标准上的统一。
董保华张玉波
关键词:功能语法主语
基于语言符号学理论探索构建语篇连贯统一框架
2010年
语篇连贯因其自身的复杂性,目前尚无对其阐释的系统标准和方法。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其展开研究,但很少涉及构建语篇连贯统一框架问题。以Hjelmslev语言符号学理论为背景,尝试构建语篇连贯统一框架,并将其应用于综合语篇分析,以期为语篇连贯研究提供统一解释。
董保华
关键词:语篇连贯
功能语篇分析研究的国际热点和演进路径(2010—2019)被引量:5
2021年
近年来,功能语篇分析在适用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已开始从其最初用于评估语篇是否符合交际情景这一目的,俨然成为以实现社会责任为最终目的的语篇分析普适模式。梳理近十年国际功能语篇分析研究,厘清该领域研究热点和演进路径便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功能语篇分析研究呈上升趋势,刊发载体涵盖面广,体现出显著的适用性特征。除传统研究重镇外,瑞典厄勒布鲁大学和中国香港理工大学等新兴研究团队正在形成。研究热点宏观上主要表现为语言政策、身份构建、文化认同等;微观上关注识读能力、多语学习者、失语症患者等语篇问题,且体现中国元素的研究正成为一大热点。功能语篇分析研究实现了评估路径到批评路径的拓展和语言符号到非语言符号的多模态跨越,体现出强大的适用性和社会责任担当。
董保华陈崇国赵应吉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演进路径
A Matching Model-Based Approach to Metaphor Transfer in SLA
2014年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metaphor transfer amo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and focused on Ll's 75 Chinese EFL students from Sichuan role in the acquisition of L2 metaphor. The study proposes a new cross-language matching model between metaphorical concepts and their linguistic forms. Using a multiple choice metaphor test administered to a group of graduate English majors and a group of undergraduate non-English major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ross-language matching model between the conceptual basis and its linguistic form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L2 metaphor comprehension, and that such influences will dwindle with the accretion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Although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2 metaphorically conceptual system, the study takes several steps towar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etaphor transfer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董保华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转向辩证被引量:5
2017年
国内学者依据Halliday和Matthiessen突显"认知"这一事实,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发生认知转向。该论断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基于生物体间而非生物体内的研究取向冲突,其理论误导性不容小觑。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要分支悉尼语法对"认知"的解读为出发点,以具身认知三大原则为参照,再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另一分支加的夫语法作对比,可回答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否发生认知转向。研究发现,系统功能语言学突显认知的目的在于借认知提出与认知科学互为补充的意义构建观,系统功能语言学基于生物体间的研究取向并未改变,对加的夫语法的认知-互动观仍持保留意见,故而系统功能语言学发生认知转向的论断不成立。
董保华任大玲杨炳钧
关键词:悉尼语法加的夫语法
外语课程思政研究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2015—2021)被引量:17
2022年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本研究对2015—2021年期间发表的外语课程思政研究文献进行了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厘定该研究的总体趋势、研究进展、研究热点。发现外语课程思政研究整体上呈明显增长态势,并主要围绕“课程思政”“外语教育”“外语教学”“文化自信”“外语专业”“大学英语”“产出导向法”“高职”“教学内容”“教学实践”“高校”“思政建设”等主题和热点关键词开展研究。现有研究过分倚重宏观性、理论性、思辨性探究,微观性、实证性、案例性研究相对薄弱。本文对今后的外语课程思政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研究方向与建议。
赵应吉董保华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