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2013-2015年输血科拒收的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总结,提出方案,不断持续改进,为临床提供安全的血液输注。方法分别列出2013-2015年各项拒收不合格标本原因,计算各拒收原因占百分数比例,统计χ2值与P值,对拒收不合格标本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实施持续改进方案。结果 2013-2015年不合格标本数分别为251例(占2.53%)、185例(占1.39%)、157例(占0.91%),χ2=11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因分别为非医护人员送血标本、血标本采集管用错、血标本采集管无标签或填写不清、血标本量<3 m L(儿科除外)、血标本被稀释、血标本溶血(溶血疾病除外)、血标本经肝素或大分子物质治疗过、申请单血型漏填或填错、申请单输血史及妊娠史漏填或填错、申请单Hb、Hct及输血前4项漏填或填错、申请单血液品种及血量漏填或填错、申请单预定用血日期漏填或填错、申请单两级医师签字漏填或填错。总共13项原因,前11项原因百分比都有逐年下降趋势,只有最后两项百分比却逐年上升。结论重视输血科标本接受核对问题,增强对护理人员"输血采集血标本的管理制度"的培训,输血科工作人员及临床送检标本人员严格执行"输血标本验收核对制度",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目的了解ABO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and newborn,HDFN)黄疸分度与多指标的相关性,对ABO HDFN做到精准诊断、及时治疗,严防后遗症发生。方法对2020年3月—2023年2月本院确诊的283名ABO HDFN患儿根据总胆红素值分为轻、中、重三类,分析比较患儿基本资料、相关检验指标、溶血三项试验凝集强度的差异。结果患儿黄疸不同分度中男性重度患儿占75%(12/16),与中度37.5%(57/15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不同分度轻中重度皮测黄疸(额头)值(mg/dL)分别为(9.88±1.93)、(12.34±2.01)、(15.56±2.69),皮测黄疸(面部)值(mg/dL)分别为(10.25±2.27)、(13.28±2.32)、(15.99±2.86),皮测黄疸(胸部)值(mg/dL)分别为(9.67±2.16)、(12.51±2.11)、(15.33±2.36)),DBIL值(μmol/L)分别为(9.87±2.06)、(11.90±2.59)、(16.12±4.73),IBIL值(μmol/L)分别为(159.36±37.55)、(252.98±30.52)、(353.76±55.68),中度与轻度比较,重度与中度比较,重度与轻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黄疸不同分度轻中重度患儿CK值(unit/L)分别为(664.15±498.26)、(500.51±451.63)、(402.63±224.27),轻度组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不同分度轻中重度患儿溶血三项试验凝集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ABO HDFN患儿性别、皮测黄疸、DBIL、IBIL、CK可预测患儿黄疸严重程度,进一步对ABO HDFN积极治疗,分级治疗有一定提示,从而避免患儿病情拖重导致后遗症的发生甚至威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