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忍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预后
  • 2篇增殖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瘤
  • 2篇细胞增殖
  • 2篇母细胞
  • 2篇母细胞瘤
  • 2篇患儿
  • 2篇肝母细胞瘤
  • 2篇闭锁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闭锁
  • 1篇调控基因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肾型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应用
  • 1篇通路
  • 1篇年龄

机构

  • 5篇淮安市妇幼保...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5篇王忍
  • 3篇李炳
  • 3篇黄霞
  • 3篇孟红艳
  • 3篇夏顺林
  • 2篇张丰年
  • 2篇陈卫兵
  • 2篇高林
  • 2篇胡晓婷
  • 1篇刘孟旭
  • 1篇周安娜
  • 1篇蔡久英

传媒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医学综述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年龄胆道闭锁患儿行腹腔镜下肝门暴露术的效果及预后比较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门暴露技术在不同年龄婴儿胆道闭锁中的应用及其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20年3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胆道闭锁患儿66例,按年龄不同分为30~60 d组(20例)、>60~90 d组(28例)、>90~120 d组(18例)。患儿均采用腹腔镜下肝门肠吻合术治疗,术中充分暴露肝门。比较三组患儿手术相关情况,肝纤维化程度及胆管反应程度,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总胆红素水平和黄疸消退率。结果三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90 d组和>90~120 d组肝纤维化程度重于30~60 d组(P<0.05),>90~120 d组重于>60~90 d组(P<0.05);>60~90 d组和>90~120 d组胆管面积占比大于30~60 d组[(6.5±1.3)%、(8.4±1.5)%比(5.1±1.1)%](P<0.05),>90~120 d组大于>60~90 d组(P<0.05)。总胆红素不同时点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6个月三组总胆红素水平呈下降趋势。术后2周,>60~90 d组和>90~120 d组黄疸消退率低于30~60 d组[46.4%(13/28)、16.7%(3/18)比75.0%(15/20)](P<0.05),>90~120 d组低于>60~90 d组(P<0.05),术后6个月三组患儿黄疸消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胆道闭锁患儿应用腹腔镜下肝门暴露技术可协助完成腹腔镜下肝门吻合术,降低中转手术率,手术效果较好。术后2周内患儿年龄越大,黄疸消退率越低,尽早治疗对预后有积极作用。
蔡久英王忍李炳夏顺林黄霞孟红艳
关键词:胆道闭锁患儿预后
肾型谷氨酰胺酶在儿童肝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作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肾型谷氨酰胺酶(kidney-type glutaminase,KGA)在肝母细胞瘤中表达及与患儿预后的关系,探究KGA对肝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44例肝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测序数据,差异基因表达分析探究基因KGA在正常肝组织和肝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根据KGA的中位mRNA相对水平表达量将44例患儿分为两组,即KGA高表达组(mRNA相对水平>37.181)和低表达组(mRNA相对水平<37.181),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两组患儿的生存差异。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研究基因KGA与患儿预后的关系。蛋白质印迹法检测KGA在正常肝细胞株LO2以及肝母细胞瘤细胞株HuH-6及HepG2中表达情况。分别用干扰小RNA和KGA抑制剂1(glutaminase-IN-1,GIN-1)处理HuH-6细胞,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KGA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增殖能力检测(CCK8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结果与正常肝脏组织及LO2细胞株相比,KGA在肝母细胞瘤中表达量显著升高。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KGA高表达组患儿无进展生存期更短(P=0.01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KGA是肝母细胞瘤患儿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HR(95%CI)为5.74(1.21~27.33),P=0.028]。RT-qPCR、蛋白质印迹法、CCK8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证实干扰KGA后,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GIN-1处理HuH-6细胞后蛋白质印迹法、CCK8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证实抑制KGA后肿瘤细胞生长能力降低。结论与正常肝脏相比,KGA在肝母细胞瘤中呈高表达,且高表达的KGA与肝母细胞瘤不良预后相关,是HB患儿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抑制KGA后肝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能力降低。
魏万顷李炳陈卫兵胡晓婷张丰年王忍张友成刘孟旭
关键词:谷氨酰胺酶肝母细胞瘤细胞增殖预后
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术后应用小量回流灌肠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术后应用小量回流灌肠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行小肠一期吻合术的患儿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及开塞露灌肠,观察组给予基础护理和温生理盐水小量回流灌肠,观察两组患儿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首次排便时间为术后43.89h±5.00h,住院时间为15.58d±1.03d,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为术后87.34h±9.77h,住院时间为19.65d±2.1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量温生理盐水回流灌肠可促进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术后患儿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孟红艳高林王忍夏顺林黄霞
关键词:肠功能排便开塞露
DEPDC1B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肝母细胞瘤增殖的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DEPDC1B在肝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患儿预后的关系,探究敲低DEPDC1B后肝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能力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得肝母细胞瘤患儿二代测序数据集和患儿临床病理数据。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母细胞瘤和瘤旁组织中DEPDC1B蛋白表达水平。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研究DEPDC1B表达量与患儿预后的关系,MTT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变化。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探究DEPDC1B调控的潜在信号通路。结果与正常肝脏组织和瘤旁组织相比,DEPDC1B在肝母细胞瘤组织中表达升高,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DEPDC1B的患儿具有更短的生存期,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DEPDC1B是预测肝母细胞瘤患儿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细胞学实验证实敲低DEPDC1B后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GSEA发现在肝母细胞瘤中,高表达DEPDC1B异常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随后体外实验证实敲低DEPDC1B后,磷酸化的AKT473蛋白表达降低。结论DEPDC1B在肝母细胞组织中呈异常高表达,是肝母细胞瘤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DEPDC1B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DEPDC1B可能成为治疗肝母细胞瘤的潜在靶点。
王晓敏李炳陈卫兵胡晓婷张丰年王忍魏万顷
关键词:调控基因细胞增殖预后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小儿外科患儿家属满意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小儿外科患儿家属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的课题,对活动前患儿家属满意度较低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再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采取有效的巩固措施。结果:调动了临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小儿外科患儿家属满意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孟红艳黄霞高林周安娜王忍夏顺林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