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迪
- 作品数:13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白血病细胞促凝血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
- 1995年
- 用单个核白细胞分离技术,收集健康成人1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1例、其他急性白血病(AL)12例的白细胞或白血病细胞,融冻上清液及沉淀悬液分别测定其对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血栓弹力图(TEG)等的影响,并测定白细胞类凝血酶活性。结果表明:各组白细胞均显示有一定的促凝血作用,而APL白血病细胞的这一作用最强。
- 魏文宁宋善俊王爱莲沈迪刘仲萍杨锐
-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促凝活性急性白血病
- 冠脉内皮细胞在离体大鼠心脏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6
- 1995年
- 在Lange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上比较了去冠脉内皮(实验组)和保留冠脉内皮(对照组)的心肌再灌注损伤。结果:实验组的左室峰值和最大升降速度、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ATPase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冠脉灌注压和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及磷酸肌酸激酶、心肌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去冠脉内皮可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提示:冠脉内皮细胞在心肌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 吴基良沈迪沈迪向继洲罗启发胡本容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冠状动脉内皮细胞
- 蝙蝠葛碱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膜糖蛋白Ⅳ再分布和胞内α-颗粒凝血酶敏感蛋白释放(英文)被引量:1
- 1999年
- 探讨蝙蝠葛碱(Dau)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观察Dau对血小板膜糖蛋白Ⅳ(GPⅣ)再分布和胞内α-颗粒凝血酶敏感蛋白(TSP)释放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静息血小板GPⅣ分布,TSP释放,活化血小板膜GPⅣ再分布和α-颗粒TSP释放.结果: Dau并不影响静息血小板膜 GPⅣ和 TSP分布,而对活化血小板膜GPⅣ再分布和细胞内α-颗粒TSP释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两者的抑制作用呈显著正相关(r=0.511,P<0.01),这种抑制作用并不受Ca2+浓度的影响.结论:Dau抑制活化血小板膜GPⅣ再分布和胞内α-颗粒TSP释放。
- 郭涛张彦周刘东旭邹萍沈迪
- 关键词:蝙蝠葛碱血小板糖蛋白类CD36抗原凝血酶
- 急性白血病患者纤维蛋白原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1995年
- 纤维蛋白原测定,是诊断白血病患者发生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或纤维蛋白溶解(纤溶)亢进的一项重要指标.临床发现有许多白血病患者伴发DIC时,实验室检测其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仍在正常范围,与其临床出血和纤溶亢进症状不符,我室使用ACL—200型血凝自动分析仪定量检测了64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和101例正常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 刘仲萍魏文宁王爱莲沈迪
- 关键词:白血病纤维蛋白原急性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防治研究
- 张淑玲沈迪吴汉妮袁莉王爱莲朱闽
- 糖尿病是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世界性疾病,发病率近年来已有明显上升趋势,如何防治也是国际性重点课题。我们于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从动物实验、实验室研究、临床观察等方面,探讨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和中药防治糖...
- 关键词:
-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
- 人血小板生成素cDNA转染及表达产物对实验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
- 1997年
- 目的探讨将人血小板生成素(hTPO)cDNA转染COS-7细胞中及表达产物对实验性小鼠血小板减少症(卡铂诱导)的治疗作用。方法以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CIneo为运载体,构建受控于SV40早期启动子hTPOcDNA的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技术,将重组PCIneo-hTPO表达载体转染COS-7细胞中,经G418作用后,对挑选阳性克隆COS-7细胞中hTPOcDNA和mRNA分别进行PCR扩增Southernblot检测和斑点杂交鉴定;对转染COS-7细胞培养上清进行hTPOELISA夹心法检测;应用hTPOcDNA转染的COS-7细胞表达产物对实验性小鼠血小板减少症进行腹腔注射。结果hTPOcDNA不仅可在COS-7细胞中获得表达,且分泌到细胞培养上清中,最高表达量为48.28ng/ml。实验组小鼠第10天,骨髓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集落数增加近3倍(P<0.01)。骨髓CFU-MK以小集落数为主,巨核细胞体积增大(P<0.01);外周血中血小板数保持在(80±26)×109/L,P<0.01。结论hTPOcDNA转染COS-7细胞中获得有效地表达,且表达的hTPO对实验性小鼠血小板减少症具?
- 刘东旭尹华丽吴小林吴小林王虹魏文宁王虹王爱莲
- 关键词: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减少症CDNA转染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Ⅳ再分布和胞内凝血酶敏感蛋白的释放
- 1997年
-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Ⅳ(GPⅣ)再分布和胞内凝血酶敏感蛋白(TSP)释放及血浆中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对其的影响作用。方法:应用125I分别标记血小板GPⅠb、GPⅡb/Ⅲa、GPⅣ和TSP单克隆抗体并结合放射免疫法检测CML患者血小板膜上相应的结合位点,同时观察β-TG和PF4的抑制作用。结果:(1)CML患者未活化和诱导活化(凝血酶1U/ml)血小板膜GPⅣ分布和再分布分别为36080±17010、44320±32310抗体结合分子数/血小板,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P<0.01),而血小板膜GPⅠb和GPⅡb/Ⅲa则无异常分布;(2)CML患者血小板胞内TSP释放并未伴随血小板膜GPⅣ再分布而发生相应的增多;(3)CML患者血浆中β-TG和PF4含量增高(P<0.05),体外实验发现β-TG和PF4明显地抑制血小板胞内TSP释放。结论:CML患者血小板膜GPⅣ再分布增多,可能成为判断血小板功能异常指标之一;而血小板胞内TSP释放障碍或结合下降,则受血浆中β-TG和PF4的影响。
- 刘东旭沈迪沈迪吴小林邹萍吴小林王虹王虹杨锐魏文宁
- 关键词:慢性白血病CML血小板膜
- 脾不统血证146例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研究
- 目的:探索脾不统血证发病机制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关系.方法:中医诊断脾虚证伴有慢性多部位反复出血患者,选择其中血小板计数正常、凝血象无明显异常,共146例.采用Chronolog血小板聚集仪检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本文...
- 沈迪沈霖王爱莲杨锐杨焰魏文宁
- 文献传递
- 川芎嗪对凝血-纤溶系统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1995年
- 实验以川芎嗪对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酶活性的影响来探讨其活血化瘀机理.结果表明:川芎嗪对凝血过程中的凝血活酶和凝血酶的生成及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加强;川芎嗪对纤溶酶原无直接激活作用,但能加速或增加尿激酶对纤溶酶原的激活作用或者增强纤溶酶对纤维蛋白的降解作用.因而川芎嗪对凝血-纤溶系统酶活性的影响是其活血化瘀机制的重要因素.
- 杨锐魏文宁沈迪王爱莲刘仲萍杨焰
- 关键词:川芎嗪凝血酶类尿激酶类纤维蛋白溶解酶
- 血小板聚集在中西医结合领域的意义(提要)
- 血小板聚集具有临床止血功能,又具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一、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像一块海棉,除本身含有许多物质以外,尚可从血液中吸附其他成分。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是血小板聚集反应的最终效应受体,它与纤维蛋白原或vW...
- 沈迪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