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茜
- 作品数:11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Multiple superior sagital sinus arteriovenous fistulas associated with 25-years-skull trauma
- 吴茜王佳伟
- 滤泡辅助性T细胞与特发性视神经炎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Tfh)在特发性视神经炎(ON)和视神经炎谱系疾病(NMOSD)的体液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03—2017-04期间在作者科室住院的急性特发性ON患者41例(ON组)、NMOSD急性期患者55例(NMOSD组),患者均予甲基泼尼松龙冲击及序贯治疗,并行脑和脊髓MRI检查。于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前后进行扩展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EDSS)和视觉功能评分(VOS)检查;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组患者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前外周血和部分脑脊液Tfh标志物:包括辅助性T细胞(CD4)、趋化因子受体5(CXCR5)双阳性(CD4+CXCR5+)T细胞以及CD4、CXCR5、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三阳性(CD4+CXCR5+PD-1+)T细胞占CD4+细胞的百分比(以下简称"比例");以ELISA法检测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前AQP-4抗体水平。以26名健康人为对照,检测其外周血CD4+CXCR5+、CD4+CXCR5+PD-1+T细胞比例。比较ON组和NMOSD组患者CD4+-CXCR5+及CD4+-CXCR5+-PD-1+T细胞比例、AQP4抗体水平及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前后EDSS和VOS功能评分变化,比较两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CD4+-CXCR5+和CD4+-CXCR5+-PD-1+T细胞比例,并分析患者血和脑脊液Tfh细胞比例的相关性,患者Tfh细胞比例与病程、年复发率、EDSS及VOS评分相关性,患者AQP4抗体水平与Tfh比例、病程和ED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ON组和NMOSD组外周血CD4+CXCR5+T细胞比例[分别为(16.69±4.78)%、(16.88±5.22%)]及CD4+CXCR5+PD-1+T细胞比例[分别为(10.61±3.44)%、(10.78±3.63)%]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2.60±4.57)%、(6.86±2.87)%,均P<0.01],两患者组间外周血和脑脊液Tfh细胞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MOSD组病程显著长于ON组[分别(27.23±37.78)、(12.06±32.02)个月,F=4.305,P<0.05],治疗前后EDSS评分均高于ON组(分别为治疗前3.94±1.03、3.06±1.15,F=15.11,P<0.01;治疗后3.43±1.47、2.50±1.58,F=8.836,P<0.01)。两组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后VOS评分(分别为5.17�
- 吴茜杨彬彬王佳伟
- 关键词:特发性视神经炎滤泡辅助性T细胞
- 产后1年内首发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特征分析
- 2023年
- 为探讨产后1年内首发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采用单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31例NMOSD患者,回顾性选取首次发作为产后1年内的NMOSD患者12例(简称:产后首发组),另选取首次发作非产后1年内的NMOSD女性患者12例(简称:对照组)。结果显示,产后首发组的下一次复发间隔明显长于对照组[产后首发组(6.1±3.5)年,对照组(1.6±1.5)年,t=3.622,P=0.005],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后首发组(1.8±1.4)次/人,对照组4.0(3.0,7.3)次/人,Z=-3.122,P=0.002],最后一次随访时残疾状态扩展评分(EDSS)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首发组3.0(2.3,3.9)分,对照组4.5(4.0,6.0)分,Z=-3.35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首发组的1年、3年、5年复发率(0%、16.7%、33.3%)明显低于对照组(58.3%、83.3%、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0,P=0.014;χ^(2)=10.667,P=0.003;χ^(2)=8.711,P=0.009)。再次分娩后,产后首发组复发率100%(3例),对照组复发率50%(2例),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0,P=0.429)。产后首发组患者AQP-4阳性与合并自身免疫疾病(Kappa=0.5,P=0.046)、AQP-4阳性与其他自身免疫抗体阳性(Kappa=0.5,P=0.046)存在一致性,一致性水平中等,合并自身免疫疾病与其他自身免疫抗体阳性(Kappa=0.667,P=0.021)存在一致性,一致性水平好。综上,产后1年内首发NMOSD患者下一次复发间隔更长、复发次数更少、复发率更低,中枢神经系统远期预后更好,再次分娩后具有复发趋势。对于合并自身免疫疾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备孕期女性,可检测血清AQP-4抗体,若结果阳性,尽可能预防产后NMOSD发生。
- 吴云青崔世磊朱丽平吴茜郭燕军王佳伟
- 关键词:产后
- 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和脑脊液T淋巴细胞亚群和PDCD5水平的变化和意义
- <正>目的本实验研究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和脑脊液T淋巴细胞亚群和凋亡相关基因PDCD5蛋白水平的变化,并选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炎性脱髓鞘及正常三组患者作对照,探讨其是否有细胞免疫变化,炎症和感染与其是否有一定关联以及PD...
- 吴茜高枫黄一宁
- 文献传递
- NMOSD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其亚群的表达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通过研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外周血中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的表达,探讨Tfh细胞与NMOS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53例NMOSD急性发作期患者(NMOSD组)和20名健康对照(对照组)的外周血中不同表型的Tfh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及其三个亚群Tfh1、Tfh2、Tfh17占CD4+CXCR5+T细胞的比例。结果 NMOSD组CD4+CXCR5+Tfh细胞、CD4+CXCR5+PD-1+Tfh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22.80±6.78)%vs.(18.94±3.84)%,t=3.042,P=0.003;(9.54±3.29)%vs.(4.21±1.31)%,t=9.914,P=0.000]。在CD4+CXCR5+T细胞中,NMOSD患者组Tfh17细胞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30.70±4.56)%vs.(27.33±2.89)%,t=3.071,P=0.003],Tfh1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26.41±4.42)%vs.(30.26±3.66)%,t=-3.474,P=0.001],Tfh2细胞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Tfh2细胞比例+Tfh17细胞比例)/Tfh1细胞比例的比值高于对照组(2.41±0.65vs.1.88±0.39,t=4.264,P=0.000)。结论 NMOSD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比例增高,同时存在着Tfh细胞的三个亚群的比例失调,尤其是Tfh17细胞比例显著增高,推测Tfh细胞与NMOSD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
- 杨彬彬吴茜孙林郁迪刘磊乔志新王佳伟
- 关键词:滤泡辅助性T细胞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在临床阶段医学专业英语课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某校第四临床医学院开展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2019级2个平行班级共6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3年3月16日-2023年6月12日,随机将学生按班级分为传统教学组(32人)和翻转课堂组(32人),一学期后采取打分方法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满意度。教学效果评价通过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满分分别为100分。主观评价项目包括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客观评价项目是结课笔试成绩。教学方法满意度评价项目包括英语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满分100分。结果翻转课堂组与传统教学组相比,主观评价分值更高(91.73±3.25分vs.87.52±3.50,P<0.001),客观评价分值也更高(73.33±7.93分vs.67.61±7.13,P=0.004),客观评价中的自我评价、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分值均更高;教学方法满意度得分明显更高(90.28±3.58分vs.85.63±4.95,P<0.001),其中英语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得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阶段医学专业英语课程中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满意度。
- 侯银静王宇吴茜刘谦
- 关键词:医学专业英语
- Multiple superior sagital sinus arteriovenous fistulas associated with 25-years-skull trauma
- 吴茜
-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预后不良和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anti-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anti-NMDAR)脑炎预后不良和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单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抗NMDAR脑炎患者44例。结果显示,单因素分析表明,预后不良组发病到免疫治疗间隔时间显著长于预后良好组(t=2.045,P=0.047),预后不良组的病程显著长于预后良好组(t=4.127,P=0.000 2),临床表现有运动障碍的患者预后不良显著增多(Fisher精确检验:P=0.014),预后不良组脑MRI异常者显著多于预后良好组(Fisher精确检验:P=0.017),预后不良组脑电图慢波>50%者显著多于慢波<50%者(Fisher精确检验:P<0.001)。首次发病免疫治疗时间<3个月、病程长、颅内压高、脑脊液蛋白高的患者易复发。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患者有运动障碍、脑MRI异常、脑电图慢波大于50%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687、4.978和24.500,P值分别为0.018、0.016和0.000)。首次发病一线免疫治疗时间<3个月为复发的危险因素(OR值17.231,P=0.010)。综上,运动障碍、脑MRI异常和脑电图慢波大于50%可能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首次发病时免疫治疗时间短于3个月,可能是复发的危险因素。
- 吴茜汪晓楠杨庆林刘磊彭玉晶乔志新王佳伟
- 关键词:复发预后
- 少年型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与预后分析
- <正>目的评估少年型重症肌无力(JMG)的治疗结局,探索其预后因素。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194例JMG患者(<19岁)分为青春前期-JMG(135例)、青春后期-JMG(59例)两组,采用L...
- 景筠吴茜李然
- 文献传递
- Clinical aspects of MuSK-positive MG patients in China
- <正>Purpose To study the clinical aspects of Musk-positive MG patients in China.Method During 2011 to 2014,we t...
- 吴茜景筠王佳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