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宇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绞痛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室性
  • 2篇室性心律
  • 2篇室性心律失常
  • 2篇间期
  • 2篇绞痛
  • 2篇恶性室性心律...
  • 2篇TP-E间期
  • 2篇变异型
  • 1篇电图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电图ST段...
  • 1篇心绞痛患者
  • 1篇心血管

机构

  • 3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3篇高传玉
  • 3篇冯宇
  • 2篇晏娟娟
  • 2篇王宪沛
  • 2篇吴莎
  • 2篇陈冲
  • 1篇沈玉祥
  • 1篇齐大屯

传媒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Tp-e离散度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作用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评价T波峰点到末端的间期(Tpeak-Tend interval,Tp-e间期)和其他心电图参数对变异型心绞痛(VA)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E)发生的预测作用。方法:60例单纯VA患者(无MVAE组)和18例VA合并MVAE的患者(MVAE组)入选本研究。使用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ST段抬高时期心电图参数和MVAE(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晕厥和成功复苏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关系。结果:MVAE组比无MVAE组有更长的校正QT间期离散度[cQTd:(49.55±15.4)ms∶(39.98±7.4)ms;P=0.017]、校正的Tp-e间期[cTp-e:(162.07±24.8)ms∶(127.69±12.9)ms;P<0.001]和校正的Tp-e间期离散度[cTp-ed:(55.55±15.4)ms∶(39.98±7.4)ms;P<0.001],并且有更大的Tp-e/QT比值(0.355±0.05∶0.297±0.03;P<0.001)。血管痉挛缓解并且抬高的ST段和倒置的T波恢复至正常水平后,两组间QTc间期、cQTd、cTp-e间期、cTp-ed和Tp-e/QT比值均没有明显差异。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QTd(OR=1.117,95%CI:1.013~1.230,P=0.026)、cTp-e间期(OR=1.149,95%CI:1.057~1.248,P=0.001)、Tp-e/QT比值(OR=1.361,95%CI:1.136~1.630,P=0.002)和cTp-ed(OR=1.452,95%CI:1.150~1.832,P=0.001)均与MVAE的发生有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只有cTp-ed可以进入回归方程作为预测因子。ROC曲线下面积(AUC)cQTd为0.724,cTp-e间期为0.841,Tp-e/QT比值为0.924,cTp-ed为0.933(均P<0.05)。Z检验显示,cTp-ed(0.933)的AUC与cQTd(0.724)、cTp-e间期(0.841)、Tp-e/QT比值(0.924)的AUC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Tp-e/QT比值的AUC与cQTd相比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cQTd、cTp-e间期、Tp-e/QT比值和cTp-ed在合并MVAE的VA患者中明显增高,均可预测MVAE的发生,其中cTp-ed是最敏感的独立预测因子。
王宪沛吴莎高传玉陈冲晏娟娟冯宇林振浩沈玉祥
关键词:QT间期离散度TP-E间期心绞痛室性心律失常
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和Tp-e间期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抬高的ST段(STE)和增大的Tp-e间期在变异型心绞痛(VA)患者中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E)的预测价值。方法:60例单纯VA患者(无MVAE组)和18例VA合并MVAE的患者(MVAE组)入选本研究。使用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ST段抬高时期心电图参数和MVAE(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晕厥和成功复苏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关系。结果:MVAE组较无MVAE组有更加抬高的STE[(0.72±0.23)mV︰(0.41±0.10)mV,P<0.001],更长的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cQTd,(49.55±15.40)ms︰(39.98±7.40)ms,P=0.017]、校正的Tp-e间期[cTp-e,(162.07±24.80)ms︰(127.69±12.90)ms,P<0.001],和更大的Tp-e/QT比值[(0.355±0.050)︰(0.297±0.030),P<0.00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QTd(OR=1.117,95%CI:1.013~1.230,P=0.026)、cTp-e间期(OR=1.149,95%CI:1.057~1.248,P=0.001)、Tp-e/QT比值(OR=1.361,95%CI:1.136~1.630,P=0.002)和STE(OR=5.665,95%CI:1.830~17.539,P<0.001)均与MVAE的发作有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TE和cTp-ed均可以作为MVAE发生的预测因子。ROC曲线下面积(AUC)cQTd为0.724,cTp-e间期为0.841,Tp-e/QT比值为0.924,STE为0.918。Z检验显示,Tp-e/QT比值的AUC和STE的AUC无显著差异,两者均与cQTd、cTp-e间期的AUC有显著差异(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STE分别和cTp-e间期(r=0.658,95%CI:0.527~0.754,P<0.001)、Tp-e/QT比值(r=0.763,95%CI:0.576~0.862,P<0.001)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抬高的ST段和增加的Tp-e间期有关联的电生理机制,并对VA患者的MVAE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王宪沛吴莎高传玉陈冲晏娟娟冯宇林振浩齐大屯
关键词:TP-E间期变异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影像学进展被引量:14
2017年
大多数威胁生命的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的不良后果是由冠脉斑块破裂和急性血栓形成引起的。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展,现在的成像方式能够提供高风险斑块的特征,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药物治疗策略和结果。本文主要讨论可识别高风险斑块的影像学技术,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近红外光谱学(NIRS)和冠脉血管镜,及其对未来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并总结这些成像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高传玉冯宇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影像学技术不良心血管事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