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露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代谢途径
  • 1篇叶用
  • 1篇叶用莴苣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物质
  • 1篇营养液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器官
  • 1篇莴苣
  • 1篇硝酸盐累积
  • 1篇氯化钠
  • 1篇韭菜
  • 1篇

机构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2篇高志奎
  • 2篇高露
  • 1篇王俊玲
  • 1篇薛占军
  • 1篇武占会
  • 1篇王瑞楠
  • 1篇高爽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园艺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叶用莴苣全株营养累积分配的光谱效应被引量:5
2017年
基于高等植物叶绿素吸收光谱的强弱差异性,分别采用波长(442±9)nm蓝光、(457±7)nm蓝光、(521±14)nm绿光、(627±7)nm红光和(655±11)nm红光光谱发光二极管(LED)光源,以300μmol·m^(-2)·s^(-1)光强对叶用莴苣进行12 h·d^(-1)照射处理3周,以温室自然光为对照,研究具有一定能量供应下叶用莴苣生长和营养累积分配的光谱信号调控效应。红光,尤其是红光655处理的叶面积、鲜质量、干质量显著高于对照57.89%~85.04%;尽管蓝光下全株及叶和根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33.26%~181.23%,可是随着光谱波长的减小,可溶性蛋白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更加呈现以叶为主的特征。相比之下,随着光谱波长的增加,可溶性糖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更加呈现以叶为主的特征。此外,蓝光、红光处理全株以及叶和茎器官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97.26%~357.54%;红光下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低于对照52.79%~59.01%,且明显抑制了GOT活性,以及游离氨基酸分配以茎为主和根其次的特征,暗示着红光有利于氨基酸向阴生器官或部位转运分配的倾向。
王瑞楠薛占军高露高志奎
关键词:叶用莴苣营养物质植物器官
营养液中添加氯化钠降低硫浓度对韭菜硝酸盐累积的减控效应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韭菜易于吸收和累积硝酸盐,研究营养液中添加氯化钠(NaCl)和降低硫含量减少韭菜硝酸盐累积的效果,并从氮代谢途径初步探讨其减少硝酸盐累积的机理。[方法]采用新型韭菜专用营养液架床栽培系统进行了韭菜水培试验。在营养液中添加NaCl 12 mmol/L的同时,硫浓度设定为3、2、1和0 mmol/L 4个水平,分别用NaCl+S3,NaCl+S2,NaCl+S,和NaCl+S。表示。韭菜生长30天后,取样分析了不同硫水平下韭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及主要氮代谢途径中的氨基酸含量。[结果]在营养液硫供应水平3 mmol/L下,与营养液中不添加氯化钠处理(CK)相比,NaCl+S3处理的韭菜硝酸盐累积降低了32.60%,地上部干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根系活力显著增加;NaCl+S,处理的韭菜硝酸盐累积降低了53.30%,地上部干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根系活力显著增加。NaCl+S1处理较NaCl+S3处理更有利于降低硝酸盐含量。韭菜地上部的全氮含量无显著变化(NaCl+S3处理)或略有增加(NaCl+S1处理),表明添加低浓度氯化钠并未限制氮素吸收。NaCl+S3和NaCl+S1处理下,硝态氮还原活性(硝酸还原酶NR)和转氨活性(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谷氨酸丙氨酸转氨酶GPT)增加,尤其是初级同化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分别大幅增加了43.57%和71.43%。NaCl+S3和NaCl+S1处理下,丝氨酸途径的游离氨基酸代谢和天冬氨酸途径的蛋白质合成得到增强,韭菜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增加,而蛋白质水解氨基酸总量显著增加。[结论]韭菜专用营养液中添加NaCl 12 mmol/L并将硫浓度降低到1 mmol/L,可显著提高根系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游离氨基酸代谢途径和蛋白质合成途径,进而在显著增加韭菜干物质的同时,大大降低硝酸盐累积。
王俊玲王梅高露高爽薛占军武占会高志奎
关键词:韭菜硝酸盐累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