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文华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厦门潮间带底栖微藻种类组成、光合色素及光合活性研究
- 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应用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及活体叶绿素荧光等技术,研究了厦门潮间带底栖微藻种类组成、生物量、光合色素及光合活性的季节变化,探讨了不同底质类型底栖微藻叶绿素荧光对温度和光照的响应,分析了影响...
- 穆文华
- 关键词:光合色素光合活性环境因子潮间带
- 文献传递
- 厦门大嶝岛潮间带底栖微藻叶绿素荧光对温度和光照变化的响应被引量:4
- 2014年
- 采用PAM叶绿素荧光技术,于2013年5月在厦门大嶝岛潮间带,对不同底质类型(泥质、泥砂质和砂质)底栖微藻的光合作用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底栖微藻的光合系统II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呈泥质(0.33)〉泥砂质(0.28)〉砂质(0.01);底栖微藻叶绿素a含量亦呈上述变化趋势.不同温度(15-35℃)和不同光照透射率(0-100%)的短期(0.5-2.0 h)培养实验表明,底栖微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27℃左右)接近于环境温度,体现了其对生长环境的适应;过高的温度(35℃及以上)会抑制光合作用活性,进而限制其生长;此外,光照实验表明底栖微藻可通过自身的运动和变化来适应光照强度的变化,不同底质类型可能存在不同的光适应策略.
- 穆文华谢聿原黄邦钦
-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叶绿素荧光温度光照潮间带厦门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