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建涛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地黄
  • 2篇水解酶
  • 2篇糖粉
  • 2篇内酯
  • 2篇清膏
  • 2篇鲜地黄
  • 2篇糊状
  • 2篇果胶
  • 2篇果胶酶
  • 2篇白芍
  • 2篇白术
  • 1篇当归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色谱
  • 1篇山药
  • 1篇芍药
  • 1篇芍药内酯苷
  • 1篇芍药苷
  • 1篇中药

机构

  • 5篇河南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沈建涛
  • 4篇张振凌
  • 2篇冯卫生
  • 2篇刘鸣昊
  • 2篇贾秀梅
  • 1篇石延榜
  • 1篇孙翼飞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响应面法-中心复合试验优选白芍土炒工艺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优选土炒白芍的炮制工艺参数。方法:以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含量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土炒温度、时间及加土量为自变量,通过响应面法-中心复合试验优选土炒白芍的工艺参数。采用HPLC测定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含量,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230 nm。结果:白芍最佳土炒工艺为温度200℃,炒制时间11 min,饮片与灶心土用量比10∶3;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3.198%,0.800%。结论:白芍土炒后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含量高于生品。优选的工艺参数稳定可靠,为土炒白芍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沈建涛石延榜张振凌孙翼飞
关键词:白芍响应面法芍药苷芍药内酯苷高效液相色谱
中药土炒炮制技术规范研究
目的:以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饮片质量标准为主线,系统开展中药饮片土炒炮制技术规范研究,以主要成分含量为指标,优选白芍、白术、薏苡仁、山药、当归的土炒炮制工艺,确定最佳炮制工艺参数;对辅料土的质量进行初步分析,建立...
沈建涛
关键词:白芍白术山药当归薏苡仁
文献传递
一种鲜地黄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鲜地黄颗粒的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市场上没有鲜地黄颗粒成品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取鲜地黄,洗净,晾至无水气后,切成细丝或薄片,蒸或者后粉碎成糊状,再加入果胶酶,搅拌均匀,超声,挤压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清膏,...
张振凌刘鸣昊沈建涛贾秀梅冯卫生
白术炮制品中白术内酯Ⅰ、Ⅲ含量随放置时间变化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白术生品与炮制品中白术内酯Ⅰ、Ⅲ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变化的规律,探讨促使白术内酯Ⅰ、Ⅲ含量增加的因素。方法炮制和粉碎白术样品,以不同形式存放,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放置时间的样品中白术内酯Ⅰ、Ⅲ含量。结果以粉末形式存放的白术生品、炮制品白术内酯Ⅰ、Ⅲ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高,且土炒炮制品的含量显著高于生品;以饮片形式存放的土炒白术含量增加不明显。结论白术内酯Ⅰ、Ⅲ在炒制的过程中没有明显增高;放置过程中逐渐增加;炒制,粉碎可以促使苍术酮转化为白术内酯Ⅰ、Ⅲ。
沈建涛张振凌
关键词:白术
一种鲜地黄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鲜地黄颗粒的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市场上没有鲜地黄颗粒成品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取鲜地黄,洗净,晾至无水气后,切成细丝或薄片,蒸或者后粉碎成糊状,再加入果胶酶,搅拌均匀,超声,挤压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清...
张振凌刘鸣昊沈建涛贾秀梅冯卫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