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云祥

作品数:13 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3篇修补术
  • 3篇张力疝修补术
  • 3篇切除
  • 3篇缺血
  • 3篇缺血后
  • 3篇缺血后处理
  • 3篇疝修补
  • 3篇疝修补术
  • 3篇无张力
  • 3篇无张力疝
  • 3篇无张力疝修补
  • 3篇无张力疝修补...
  • 3篇腹股沟
  • 3篇腹股沟疝
  • 2篇信号
  • 2篇信号转导
  • 2篇信号转导通路
  • 2篇再灌注

机构

  • 9篇扬州市第一人...
  • 6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南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3篇朱云祥
  • 7篇叶启发
  • 5篇倪庆
  • 5篇牛英
  • 3篇李强
  • 2篇陈晚平
  • 2篇戴勇
  • 1篇明英姿
  • 1篇陈泉
  • 1篇陈知水
  • 1篇何祖平
  • 1篇李珂
  • 1篇周明
  • 1篇夏穗生
  • 1篇宫念樵
  • 1篇贺达仁
  • 1篇熊理
  • 1篇任祖海
  • 1篇冯留顺
  • 1篇周正

传媒

  • 3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胰腺病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前影像学检查评估胰腺肿瘤可切除性的价值
2007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术前评估。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的CT、MRI、MRCP等影像学资料,对1990年6月至2006年6月间115例胰腺癌患者进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结果本组115例,有29例术前判断为无法切除,86例可切除;术中实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为78例,未能手术切除的病例为37例。CT等影像学检查术前判断肿瘤可切除的阳性预测值为87.2%(75/86),阴性预测值为89.7%(26/29),准确性为87.8%(101/115)。结论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判断,既可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同时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侵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朱云祥陈晚平熊理叶启发
关键词:胰腺肿瘤可切除性诊断显像
创新教学模式 搞好外科临床教学改革被引量:4
2008年
随着社会、医学模式不断发展,传统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新型的医药人才除了需要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合作态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外科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必修的临床课程。为此笔者对外科教学进行了改革,即临床课教学阶段增设了外科临床知识系列专题讲座,同时在讲座中引进创新理念,经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朱云祥李强周明
关键词:教学模式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防治被引量:1
2004年
近年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其发生率为15%~40%[1],病因尚未明确,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0年3月至2003年6月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148例,发生残胃排空障碍27例,经保守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现对其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朱云祥倪庆陈泉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胃排空障碍残胃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疼痛的防治体会被引量:32
2007年
朱云祥叶启发倪庆戴勇
关键词:腹股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
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ERK、JNK和P38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和缺血后处理中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6
2009年
背景: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的不断开展和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供肝原发性无功能是引起肝移植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供肝功能不良的重要因素。如何减轻或消除缺血再灌注损伤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目的:观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后处理后MAPK级联通路中P38,JNK和ERK活化的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5/10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10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缺血30min再灌注组48只和缺血后处理组48只,后2组又分为0,0.5,1,2,4,8,12,24h不同时间处理亚组,每亚组6只。方法:建立大鼠肝脏体内局部缺血再灌注-缺血后处理模型,于复灌后0,0.5,1,2,4,8,12,24h取肝脏组织。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磷酸化的p-P38、p-JNK和p-ERK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并作半定量分析。结果:①p-ERK,p-JNK在缺血后即有轻度增高,但在再灌注后30min开始增高明显,持续到再灌注后4h,高峰出现在再灌注后2h。缺血后处理组p-ERK,p-JNK的表达在再灌注后1,2,4h较缺血再灌注组增高(P<0.05)。②p-P38在缺血后即有轻度地增高,但在再灌注后30min开始增高明显,高峰出现在再灌注后1h,2h后开始下降,表达程度维持在缺血后水平。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p-P38的表达增高,但仅在再灌注后1h明显增高(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通过增高ER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降低JNK的磷酸化水平减轻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肝脏损伤。
周正朱云祥李强叶启发牛英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缺血再灌注
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肝细胞即刻早期基因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 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I),缺血后处理组(IPO)和假手术组(S),于复灌后0,0.5,1,2,4,8,12,24h取材,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c-fos,c-jun mRNA的表达。结果 (1)在IRI组再灌注后0.5~2h,c-fos和c—jun的表达均增高,1h达高峰;4h后仅c-jun有持续较高的表达,c—fos的表达开始下降;(2)IPO组各时点c-fos mRNA的表达均较IRI组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与IRI组相比,IPO组c-jun mRNA在0.5,1h和2h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能有效地保护肝脏免受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这种保护效应的机制可能与影响即早基因的转录有关。
朱云祥牛英倪庆李强叶启发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C-JUN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210例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利用人工网片材料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方法:采用美国Bard公司专利定型产品MarlexMeshPerfixPlug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210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6h即可下床活动,恢复较快,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倪庆朱云祥
关键词: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外科手术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大鼠门静脉高压胃病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通过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门静脉高压胃病(PHG)大鼠胃壁中的表达,探讨其对PHG病变所起的作用。方法通过门静脉部分缩窄方法制备PHG大鼠模型,并设立假手术组(SO)作为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4在大鼠胃壁组织中的表达,并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结果HIF-1α,VEGF和CD34在PHG组大鼠胃壁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SO组(P<0.01)。结论HIF-1α的过度表达可能在PHG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李珂叶启发冯留顺明英姿陈晚平牛英朱云祥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肝脏IRI和IPO中的作用研究
第一章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建立大鼠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和缺血后处理模型,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方法:采用大鼠肝脏在...
朱云祥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缺血再灌注缺血后处理缺血再灌注C-JUN
文献传递
中老年腹股沟疝气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腹股沟疝气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6例中老年疝气患者,按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开放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复发率、切口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放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应用于治疗中老年腹股沟疝气患者,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复发率,缓解患者疼痛。
于永才朱云祥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