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英
- 作品数:39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骨干教师创新能力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清末民初铁路交通与牡丹江地区城镇经济的兴起被引量:1
- 2008年
- 世界各国的历史证明,铁路交通在促进区域经济开发及城镇发展中起着独特的作用。19世纪末,以铁路修建为先导,牡丹江地区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便利的铁路交通极大地促进了区域资源的开发、工矿业的发展,加强了与外界的经济、文化、贸易联系,由此开启了区域内的城镇化进程和城镇经济的发展。
- 于春英
- 关键词:铁路城镇经济
- 试析近代牡丹江地区城镇兴起的经济基础
- 2007年
- 近代以来,随着大量移民进入牡丹江地区,区域经济得以开发,为城镇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是牡丹江地区城镇兴起的根基;农产品的外运和销售为区域城镇的兴起提供了契机;农产加工业的发展为区域城镇的兴起奠定了手工业基础;林、矿业的开发与建设对区域城镇的兴起有着催化剂作用。
- 于春英
- 关键词:经济基础
- 滨绥铁路牡绥段扩能改造的思考与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从对俄罗斯经济贸易的战略考虑、带动黑龙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解决绥芬河口岸运输压力3个方面阐述滨绥铁路牡绥段扩能改造的现实性,提出滨绥铁路牡绥段扩能改造对牡丹江区域经济的影响:缓解牡丹江地区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节省货物在途时间和运输费用;加强牡丹江地区间的经济技术协作;巩固绥芬河口岸的地位;加快对俄罗斯的经济贸易发展;开展牡丹江沿边开放先导区建设。
- 夏勇于春英
- 关键词:扩能改造区域经济
- “存储”理论视阈下王永江新政之探析
- 2008年
- 社会结构中的"存储"分为自然"存储"和社会"存储",其中社会"存储"的有效开拓与补偿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王永江是奉系军阀统治时期的重要决策人物。在担任奉天省财政厅长和代省长期间锐意推行新政,比较成功地开拓和补偿了曾经一度枯竭的社会"存储"。但是,由于张作霖在"整饬军武"和战争中耗费了大量的财力与物力,使社会"存储"不能够得到再开拓与再补偿,良性经济循环遭到了破坏。王永江的新政也以失败告终。
- 王凤杰于春英
- 试论伪满时期东北地区的“大农”经营及性质被引量:3
- 2010年
- "大农"是农业中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比较先进的经济成分。伪满时期,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土地掠夺和地主土地兼并的加剧,大量土地集中到"满拓"和少数大地主手中,加之伪满政府的极力提倡,所以东北地区的"大农"经营依然发达。东北地区的"大农"经营主要有富农经营、经营地主经营和农场经营3种形态,并由此构成了一个带有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资本主义农业经营体系。
- 于春英
- 关键词:伪满时期大农
- 中东铁路与近代牡丹江地区城镇的兴起被引量:9
- 2008年
- 牡丹江地区的城镇化是东北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东铁路是区域城镇化的关键动力。在铁路带动下,人口大量集聚,土地、森林、矿产等多种自然资源得以开发,农、工、商业有了长足发展,为城镇经济增长奠定基础。同时,铁路货运量的增长又加速了商品的流通和贸易的发展,使区域商品市场得以建立,城镇亦随之兴起,并呈现出一些迥异于本区其他历史时段城镇化的特点。
- 于春英
- 关键词:中东铁路区域城镇化
- 铁路交通与近代牡丹江区域的城市化研究(19世纪末—1931年)
- 牡丹江区域的城市化研究是边疆城市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北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其城市兴起和发展的关键时期.1898年,随着以中东铁路为标志的交通近代化的发展,牡丹江区域在封建经济未得到充分发...
- 于春英
- 关键词:铁路城市化
- 文献传递
- 浅谈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被引量:2
- 2002年
- 古希腊文化是世界古典文明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 ,它在文学、史学、哲学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而且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 ,探讨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 ,始终是文化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试从经济、政治、对外关系、宗教等几个方面对此作一下概说。
- 于春英穆丹萍
- 关键词:古希腊文化史政治
- 伪满时期人口、耕地的多元变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伪满时期,随着关内汉族移民、日本移民和朝鲜移民的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人口急剧增加,但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与统制,改变了民国以来东北内部人口的自我调节过程,使人口的数量、结构及性质都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耕地的数量、结构和性质的变化,使人口和耕地呈现多元的殖民化的结构模式。这种外力作用下强制的变迁直接导致了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的大幅度下降,农业生产畸形发展,全面衰退。
- 于春英
- 关键词:伪满时期人口耕地农业生产
- 伪满时期东北农业雇工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伪满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影响和改变了东北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农民的生存环境。雇工(或雇农)作为东北农民社会的一个阶层,在这期间经历了极为显著的变化,诸如雇农数量激增;雇农内部结构发生变化;雇佣劳动在农业劳动中所占比率上升;雇农群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雇工形态及雇工工资的变化;雇工家庭生活水平的下降等。
- 于春英王凤杰
- 关键词:伪满时期农业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