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霞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六味地黄生物制剂的醇沉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优选六味地黄生物制剂最佳醇沉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皮酚含量、多糖含量及浸膏得率为指标,考察六味地黄生物制剂的药液浓度、醇沉浓度、醇沉时间对醇沉工艺的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分。结果最佳醇沉工艺为:药液浓度为0.25g/ml,在温度为25℃时加入适量的乙醇使含醇量为65%,醇沉24 h。结论优化的醇沉工艺稳定可行,保证六味地黄生物制剂质量稳定可控。
- 刘文秀杨霞翁志平王计长汤佩莲赵越
- 关键词:六味地黄生物制剂丹皮酚多糖浸膏正交试验
- 六味生物制剂有效部位残留正丁醇去除工艺优选及正丁醇残留量检测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建立六味生物制剂有效部位正丁醇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确定六味生物制剂有效部位残留正丁醇的最佳去除工艺。方法运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正丁醇残留量,以正丁醇残留量为考察指标,结合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最佳的残留正丁醇去除工艺。结果正丁醇残留量检测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为2.05%。六味生物制剂有效部位残留正丁醇的最佳去除工艺为每次加入0.5倍量水,80℃旋转蒸发3次,测得正丁醇残留量符合《中国药典》规定限量标准。结论本试验所建立的正丁醇残留量检测方法准确可靠,优选的正丁醇去除工艺简便可行,为后续产品研发奠定基础。
- 杨霞郭丽冰翁志平杨银凤丁建新陈凯赵越
- 关键词:正丁醇残留量气相色谱法
- 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对衰老小鼠脾淋巴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延缓衰老的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药物(维生素E)组、衰老模型组与六味地黄生物制剂组。除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皮下注射0.5mL 5%D-半乳糖以建立衰老模型,连续50 d。第10天开始以0.2 mL.10 g-1给予各组小鼠灌胃相应的药物,50 d后处死小鼠,分离脾淋巴细胞并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各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DNA损伤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有较为严重的损伤(P<0.01),尾长、尾距与DNA拖尾率分别为(145.96±94.63)μm、(51.34±44.67)μm、(23.14±15.90)%;与衰老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和六味生物制剂组小鼠的DNA损伤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对D-半乳糖所致的衰老小鼠的脾淋巴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延缓衰老的机制之一。
- 李天河丘婷杨霞翁志平汤佩莲赵越
- 关键词:六味地黄生物制剂衰老小鼠脾淋巴细胞DNA损伤
- 六味生物制剂有效组分片剂中马钱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六味生物制剂有效组分片剂中马钱苷含量。方法采用Ultimate Platisil 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36 nm,柱温为35℃。结果马钱苷在质量浓度为50~350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n=6)为98.8%,RSD为2.3%。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快速简便,可作为六味生物制剂有效组分片剂中马钱苷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六味生物制剂有效组分片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杨霞翁志平杨银凤丁建新陈凯赵越
- 关键词:马钱苷高效液相色谱
- 六味生物制剂有效组分片剂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 目的:六味生物制剂是由中药经典方剂六味地黄汤与光合细菌有机结合所得。六味地黄汤经光合细菌生物代谢后物质基础改变,故其药理作用也随之改变。研究表明,六味生物制剂有效组分的抗衰老作用明显优于六味地黄汤。为增加药物稳定性,满足...
- 杨霞
- 关键词:紫外高效液相色谱处方设计
- 文献传递
- 六味地黄汤经光合细菌代谢后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检测六味地黄汤经光合细菌代谢后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方法以β-胡萝卜素为检测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光合细菌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紫外检测波长为451nm。结果光合细菌代谢六味地黄汤后β-胡萝卜素含量发生变化;β-胡萝卜素平均回收率为99.69%,RSD=1.04%(n=6)。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可用于光合细菌中β-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翁志平郭丽冰杨霞刘文秀李德和王计长赵越
-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光合细菌Β-胡萝卜素紫外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