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刚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制剂
  • 3篇雄黄
  • 3篇药物
  • 3篇药物制剂
  • 3篇溶出度
  • 3篇中药
  • 3篇中药复方
  • 3篇纳米雄黄
  • 3篇纳米制剂
  • 3篇超临界
  • 3篇超临界流体
  • 2篇性药
  • 2篇药物用量
  • 2篇脂质纳米粒
  • 2篇水飞蓟
  • 2篇水飞蓟素
  • 2篇体外
  • 2篇肿瘤
  • 2篇纳米给药系统
  • 2篇纳米粒

机构

  • 10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布拉德福德大...

作者

  • 10篇杨刚
  • 8篇冯年平
  • 5篇施峰
  • 3篇张永太
  • 3篇郭腾
  • 2篇赵继会
  • 2篇刘颖
  • 1篇赵亚平
  • 1篇邵群

传媒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2013年“...
  • 1篇“好医生杯”...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SEDS技术制备水飞蓟素纳米制剂及其口服吸收的研究
水飞蓟素(Silymarin,SM)是从菊科植物水飞蓟中分离提取的黄酮木质素类化合物,临床上主要用于肝损伤、肝炎和肝硬化的治疗,具有显著的肝疾疗效。然而,SM水溶性差的特性影响了其口服吸收和生物利用度,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
杨刚
关键词:水飞蓟素纳米制剂口服吸收溶解性
以牛黄醒消丸为例探讨中药复方纳米给药系统的设计
纳米技术的发展为中药制剂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对中药纳米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药单体成分,鲜有涉及中药复方。本文以牛黄醒消丸为例,提出了中药复方纳米给药系统设计的思路。我们的研究表明中药复方的纳米化具有可行性,并...
施峰杨刚刘颖冯年平
关键词:中药复方
文献传递
应用超临界流体沉淀技术制备难溶性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
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是药剂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超临界流体沉淀技术具有绿色、环保、可工业化等优势,因此,在难溶性药物新型给药系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结合近年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对超临界流体沉淀技术在...
杨刚冯年平邵群
关键词: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生物利用度
中药复方抗肿瘤纳米制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复方抗肿瘤纳米制剂,包含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乳香和没药挥发油固体脂质纳米粒28%~32%,载纳米雄黄微囊61%~65%,牛黄微粉0.8%~1.3%,麝香微粉4%~6%。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中药复方抗肿...
冯年平施峰赵继会张永太郭腾杨刚
文献传递
应用超临界流体沉淀技术制备难溶性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是药剂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超临界流体沉淀技术具有绿色、环保、可工业化等优势,因此,在难溶性药物新型给药系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结合近年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对超临界流体沉淀技术在难溶性药物制剂的制备研究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杨刚冯年平邵群
关键词:难溶性药物
中药复方抗肿瘤纳米制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复方抗肿瘤纳米制剂,包含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乳香和没药挥发油固体脂质纳米粒28%~32%,载纳米雄黄微囊61%~65%,牛黄微粉0.8%~1.3%,麝香微粉4%~6%。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中药复方抗肿...
冯年平施峰赵继会张永太郭腾杨刚
文献传递
以牛黄醒消丸为例探讨中药复方纳米给药系统的设计
技术的发展为中药制剂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对中药纳米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药单体成分,鲜有涉及中药复方.本文以牛黄醒消丸为例,提出了中药复方纳米给药系统设计的思路.研究表明中药复方的纳米化具有可行性,并能在某些方...
施峰杨刚刘颖冯年平
关键词:给药系统优化设计
超临界流体制粒技术在药物制剂领域的应用研究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制药领域的新应用主要是用于药物超细颗粒和药物新剂型的制备。本文主要围绕超临界流体的性质及其制备微粒的优势进行综述,并重点总结了超临界流体制粒技术目前常用于制备的剂型(纳米粒、固体分散体、脂质体、微球)及其...
杨刚冯年平赵亚平党蓓蕾
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法制备水飞蓟素纳米颗粒及其体外释放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采用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技术(supercritical anti-solvent,SAS)制备难溶性药物水飞蓟素(silymarin,SM)纳米颗粒(nanoparticle),改善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单因素考察压力、温度、进样流速、药物浓度对纳米颗粒粒径和沉淀率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法(XRD)等进行表征。评价水飞蓟素纳米颗粒的体外溶出行为。结果优选纳米颗粒制备条件为:压力15 MPa,温度35℃,进样流速1.5 m L·min-1,溶液质量浓度100 mg·m L-1。X-射线衍射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显示,经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技术将水飞蓟素原药粉制备成水飞蓟素纳米颗粒后,其结晶度减小并转变为无定型态。体外溶出实验结果显示,其累积释放度在10 min内达到80%以上,显著高于原药粉和市售制剂益肝灵。结论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技术制备的水飞蓟素纳米颗粒粒径显著减小,能显著提高药物的体外溶出度。
杨刚赵亚平冯年平张永太
关键词:水飞蓟素溶出度
固体分散体技术对纳米雄黄稳定性及体外溶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制备纳米雄黄固体分散体以提高纳米雄黄的稳定性及体外溶出度。方法:分别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泊洛沙姆188(F68)为载体,采用熔融法制备纳米雄黄固体分散体并用X-射线衍射法、显微观察鉴别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对As203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稳定性考察试验,采用氢化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对固体分散体中砷的体外溶出进行考察。结果:X-射线衍射和显微观察结果显示,纳米雄黄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2种载体的固体分散体均能增加纳米雄黄中砷的溶出量和溶出速度并减少纳米雄黄的团聚和As203的含量。结论:以F68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纳米雄黄的稳定性和体外溶出度。
郭腾施峰杨刚冯年平
关键词:纳米雄黄固体分散体稳定性溶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