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开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固定
  • 5篇骨折
  • 3篇腰椎
  • 3篇植骨
  • 3篇内固定治疗
  • 3篇后路
  • 2篇腰骶
  • 2篇腰骶椎
  • 2篇腰骶椎结核
  • 2篇植骨融合
  • 2篇疏松性
  • 2篇椎体
  • 2篇骶椎
  • 2篇结核
  • 2篇骨融合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压缩
  • 1篇胸腰椎压缩骨...

机构

  • 8篇玉林市中西医...

作者

  • 8篇黄开
  • 5篇刘昌生
  • 4篇陈涛
  • 3篇李远春
  • 2篇张翔
  • 2篇陈欢
  • 2篇朱博
  • 2篇李嘉坤
  • 2篇宁运乾

传媒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成人新鲜Ⅱ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探讨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成人新鲜Ⅱ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6年3月手术治疗的成人新鲜齿状突骨折23例,根据Anderson-D′Alonzo分型,Ⅱ型17例,浅Ⅲ型6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5~68岁(41.2±15.1岁)。患者入院时均有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其中5例有不同程度脊髓神经损伤表现,术前JOA评分10~14分(12.8±1.6分)。13例齿状突骨折无移位或牵引后复位良好的Ⅱa型、Ⅱb型、浅Ⅲ型患者行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8例牵引后复位不理想及2例Ⅱc型齿状突骨折患者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23例患者均未出现血管、食道损伤及脊髓神经损伤加重等并发症。术后23例患者随访8~30个月(18.0±6.4个月)。5例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半年JOA评分14~17分(16.3±1.3分),平均改善率为83.3%。术后影像学复查寰枢椎对应关系良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后1例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患者随访至8个月时骨折端尚未愈合,其余12例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均骨性愈合。10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患者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和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成人新鲜Ⅱ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固定牢固,愈合率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李嘉坤贾世青刘昌生黄开陈涛
关键词:齿状突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单双侧液压高粘度骨水泥椎体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后再塌陷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单双侧液压高粘度骨水泥椎体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后再塌陷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52例行单双侧液压高粘度骨水泥椎体强化治疗的OVCF患者为训练集,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17例行单双侧液压高粘度骨水泥椎体强化治疗的OVCF患者为验证集,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访结果将训练集患者分为塌陷组和未塌陷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法、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筛选术后术椎再塌陷的独立危险因素,用以构建术椎再塌陷发生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决策曲线分析法(DCA)评价Nomogram模型的预测价值、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结果随访期间训练集有50例发生术椎再塌陷,发生率为14.20%。塌陷组和未塌陷组患者在术椎高度恢复率、手术方式、骨水泥弥散类型、骨水泥在骨折线内弥散情况、骨水泥渗漏、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史、抗骨质疏松治疗、骨密度T值、椎体内骨坏死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呈致密型分布(OR=3.714,95%CI:3.447~4.600)、骨水泥在骨折线内弥散欠佳(OR=3.183,95%CI:2.958~3.805)、未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OR=1.814,95%CI:1.294~2.306)、骨密度T值<-4.5 SD(OR=4.618,95%CI:4.251~5.743)是术后术椎再塌陷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结论OVCF患者行单双侧液压高粘度骨水泥椎体强化治疗后术椎再塌陷的发生与骨水泥弥散类型、骨水泥在骨折线内弥散情况、抗骨质疏松治疗、骨密度T值有关。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对于OVCF患者行单双侧液压高粘度骨水泥椎体强化治疗后术椎再塌陷发生风险的预测较可靠。
黄开黄丽雄朱博陈欢卜庭用李远春伍世其柏彬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影响因素
一期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15例
2015年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疗效及应用指征。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腰骶段脊柱结核15例,观察手术前后Cobb角变化、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植骨融合时间。结果 15例患者术后随访1~5年,平均3年,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拍片显示植骨及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植骨均在3.5~7个月达到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Cobb角平均14°,无明显矫正角度丢失,脊髓功能恢复良好。按Frankel分级,术前C级4例,术后恢复到D级1例,E级3例;术前D级11例,术后均恢复至E级。无结核复发。结论一期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创伤小,植骨稳定,融合率高,能有效矫正后凸畸形,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刘昌生贾世青宁运乾陈涛黄开李远春赖英静张翔
关键词:腰骶椎结核后路植骨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价值研究进展
2021年
随着当前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老年人骨折发生的概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的概率最高。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超过20万老年人出现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死亡率可高达30%。按照此趋势估计,到2025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人数将达到300万左右。由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周期较长,且老年人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长期卧床,导致发生尿路感染、腰痛、肺炎以及下肢静脉栓塞的概率都大大提高。本文将针对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进行简单综述,旨在于帮助临床更好的进行治疗。
黄开
关键词: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
颈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HangmanⅡ、ⅡA型骨折
2017年
目的探讨颈前路植骨融合固定治疗HangmanⅡ、ⅡA型骨折的手术策略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手术治疗的Hangman骨折16例,按Levine-Edwards分型,Ⅱ型12例,ⅡA型4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3~56岁,平均38.3岁。12例Ⅱ型患者术前予颅骨牵引复位,4例ⅡA型仅予颈托固定保护。16例患者均行颈前路C2~3椎间盘切除取自体髂骨或椎间融合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其中2例加后纵韧带切除减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9~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16例患者均未出现血管神经及食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颈部疼痛明显缓解,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平均6.1分,术后3dVAS评分平均2.3分。术后患者X线片检查枢椎均达到解剖复位,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脱、断裂现象,C_(2~3)间隙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颈前路C2~3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HangmanⅡ、ⅡA型骨折,复位好,固定牢固,植骨融合率高,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李嘉坤陈涛贾世青刘昌生黄开
关键词:HANGMAN骨折颈前路内固定术
RSS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被引量:3
2011年
重度腰椎滑脱症因滑脱位移大,神经受损症状明显,治疗困难。2004年12月~2009年12月,我科对25例重度腰椎滑脱症患者应用RSS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黄开廖永发刘昌生黄善能
关键词:腰椎脊椎滑脱内固定
微创椎体成形术结合后路椎板减压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合并下腰椎管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结合椎板减压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合并下腰椎管疾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合并下腰椎管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A)13例及对照组(B)13例。治疗组一期行椎体成形...
黄开唐继仁黄丽雄朱博陈欢邱映其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
文献传递
一期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15例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具有完整资料的腰骶椎结核患者,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3~67岁,平均43.5岁.
刘昌生贾世青宁运乾陈涛黄开李远春赖英静张翔
关键词:后路植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