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江婧
-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窖泥优势拟杆菌纲微生物Petrimonas sulfuriphila的分离及其功能解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筛选窖泥中尚未被纯培养的高丰度拟杆菌纲微生物,并在纯培养菌株层面和共培养层面探究其生理代谢特征及生态学功能。【方法】采用传代培养提高窖泥拟杆菌纲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筛菌实验,并通过发酵实验解析主体拟杆菌的代谢特征及其与主体己酸菌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成功筛选到Petrimonas sulfuriphila LBM11005,该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为乙酸和丙酸,且葡萄糖能促进该菌的生长。无论是否存在底物竞争效应,P.sulfuriphila LBM11005均能与窖泥主体己酸菌Caproicibacterium sp.LBM19010在代谢物水平上发生相互作用,表现为后者可以利用前者的代谢产物丙酸进行碳链延伸,产生新的奇数碳脂肪酸——戊酸和庚酸。【结论】探明了窖泥主体拟杆菌纲微生物P.sulfuriphila LBM11005的基本生理代谢特征,且该菌与主体己酸菌相互作用,贡献于更长碳链奇数碳脂肪酸的合成。
- 郑慧珍王慧琳高江婧任聪范文来徐岩
-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窖泥丙酸
- 重组4-甲基苯酚消减乳酸菌的构建及其在白酒酿造体系中的功能被引量:4
- 2020年
- 【背景】4-甲基苯酚是众多发酵食品中的异嗅味物质,阈值较低,如白酒中百万分之一的4-甲基苯酚即可对白酒风味造成不利影响。【目的】构建能消减4-甲基苯酚的乳酸菌菌株,探索其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潜力。【方法】将来源于谷氨酸棒杆菌的4-甲基苯基磷酸酯合成酶编码基因creI与creH在短乳杆菌中表达,探究过表达菌株对白酒酿造体系中4-甲基苯酚的消减能力。【结果】creIH过表达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可有效消减4-甲基苯酚,消减能力达2130μg/L;在模拟白酒固态酿造体系中,creIH过表达菌株消减4-甲基苯酚的能力达530μg/kg,消减率为37.9%。【结论】首次构建了4-甲基苯酚的消减乳酸菌菌株,为白酒酿造体系中4-甲基苯酚的消减提供了新的策略。
- 宫璐婵任聪高江婧徐岩
- 关键词:乳酸菌白酒酿造
- 一株产L-乳酸菌株的筛选、鉴定及营养条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作者对筛选的一株产L-乳酸的菌株进行了菌种鉴定,根据16S rDNA序列测定结果,结合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性质,确定该菌株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进一步对其营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玉米糖化液为最适碳源,采用1g/dL酵母粉与1g/dL棉籽蛋白的混合氮源,L-乳酸产量不仅有所提高且成本大大降低,金属离子Mn2+、Fe2+、Mg2+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L-乳酸的产量。
- 高江婧严群阮文权
- 关键词:细菌鉴定RDNA凝结芽孢杆菌L-乳酸
- 浓香型白酒酒醅风味物质和微生物菌群结构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规律被引量:32
- 2019年
- 为解析浓香型白酒发酵周期与原酒品质的关系,跟踪了发酵周期长达5个月的窖池,并重点关注了窖池下层酒醅中主要风味物质和微生物菌群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酒醅中的乳酸、乙酸在发酵初期(0~14 d)迅速增加,之后增速放缓;己酸、丁酸以及己酸乙酯含量则随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整个发酵过程中,乳杆菌科占绝对优势,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酒醅中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和梭菌科(Clostridiaceae_1)微生物的相对丰度逐渐上升,这些微生物也是窖泥中的高丰度微生物。结果表明,在长期发酵过程中,窖泥为酒醅持续不断地提供其主体的厌氧微生物。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表明,这些微生物对发酵后期己酸、丁酸、乙酸的合成具有重要贡献。虽然窖泥来源的微生物在酒醅微生物中占比较低,但对于浓香型白酒的贡献却非常巨大。该研究为从发酵角度控制浓香型原酒品质提供了重要参考。
- 高江婧任聪任聪葛向阳王慧琳叶方平徐岩
-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酒醅窖泥风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