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全
- 作品数:31 被引量:21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光电陀螺稳定平台的分数阶控制被引量:5
- 2014年
- 为了提高光电陀螺稳定平台的隔离度,改善其在速度扰动情况下的稳定精度和跟踪精度,将分数阶PIλ控制器引入到光电陀螺稳定平台的速率环控制中。首先,说明了采用常规PI控制提高系统精度的弊端,介绍了分数阶微积分和分数阶PIλDμ控制,提出采用分数阶PIλ控制器来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然后,针对采用电流环的等效一阶纯积分控制对象,提出基于稳定裕度和剪切频率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同样适用于整数阶PI控制器。最后,以机载光电陀螺稳定平台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分数阶PIλ和整数阶PI控制器进行了阶跃响应、速度扰动隔离和稳定精度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数阶PIλ控制器的系统具有阶跃响应超调量小的优点,在幅值为3.14(°)/s,频率为0.5Hz的速度扰动下,速度扰动隔离度提高了约38%,稳定精度提高了约40%。实验表明,与整数阶PI控制器相比,采用分数阶PIλ控制器可在保证稳定裕度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且与整数阶PI控制器一样具有易于工程实现的优点。
- 丁策戴明李嘉全毛大鹏盖竹秋刘仲宇
- 关键词:PI控制器稳定裕度
- 无角位移主被动复合式减振系统及其方法
- 无角位移主被动复合式减振系统及其方法涉及一种光电精密仪器检测领域,该系统包括:主被动减振器、加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控制单元和功率放大单元;主被动减振器和位移传感器放置在载体上,设备放置在主被动减振器上端...
- 李嘉全刘仲宇王帅
- 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自抗扰控制系统被引量:17
- 2015年
- 对航空光电稳定平台模型进行分析并利用电流环简化了平台模型。阐述了影响平台稳定性的扰动及抑制扰动的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预报修正的自抗扰控制系统。首先,提出了一种预报修正方法,采用"先预报,后修正"的方法来减小扰动观测值的滞后和超调;然后,设计了基于二阶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抗扰控制系统,对扰动进行线性化动态补偿;最后,在振动平台上对系统进行了速度稳定实验、目标跟踪实验和鲁棒性分析。结果表明,与经典的平方滞后超前控制方法相比,本文设计的控制方法对扰动的隔离度至少提高了5.88dB。另外,设计的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在系统参数改变±15%的范围内,仍得到很好的控制效果。由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鲁棒性,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提高了航空光电稳定平台的抗扰动性能。
- 魏伟戴明李嘉全毛大鹏柏旭光孙敬辉
- 超小型机载稳定平台轴系精度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超小型机载稳定平台的轴系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设备的定位精度。为了提高设备的定位精度,需要对平台的轴系精度进行严格地控制。这要求设计轴系时,在现有加工水平和轴承精度的基础上,充分保证轴系具有高的回转精度。以俯仰轴系径向回转精度为例,分析了轴系径向回转精度的结构因素,并按照标准不确定度B类评定方法,对其结构参数的标准不确定度进行了计算,可得俯仰轴系径向回转轴线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14mm,满足编码器安装对轴系的精度要求。通过20台套超小型机载稳定平台轴系径向跳动检测数据,对轴系精度不确定度评定的结果进行了验证。数据与评定的结果一致,满足编码器安装精度±0.015mm的指标。结果表明对轴系精度的分析和对其结构的设计合理。
- 刘仲宇张涛李嘉全王帅王平
- 关键词:超小型不确定度
- 红外图像增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 2011年
- 针对直方图均衡化算法无法有效抑制噪声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红外图像增强算法。首先统计红外图像直方图,估计出平台阈值,然后对统计直方图进行修正,最后校正图像中所有像素灰度值并进行输出。结合实际应用,搭建了高速红外图像增强处理平台。基于该平台用真实图像验证了提出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在提高对比度的同时,有效地抑制了噪声的干扰,获得了较好的增强效果,算法运行时间小于20ms,能够满足工程项目的实时性要求。
- 刘冬梅尹传历张涛李嘉全
- 关键词:自适应红外图像增强噪声抑制对比度统计直方图
- 一种高精度有限转角轴系角加速度的测量装置
- 一种高精度有限转角轴系角加速度的测量装置属于轴系角加速度测量领域,该装置包括测量支架、两个线加速度计、两个线加速度计安装板、两个滤波电路和信号处理板;该装置利用两个轴对称线加速度计测量得到轴系线加速度,经滤波后,由信号处...
- 孔德杰程志峰李嘉全盖竹秋戴明
- 文献传递
- 国外先进航空光电载荷的进展与关键技术分析被引量:39
- 2012年
- 介绍了近年来国外航空光电载荷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可见光、红外探测器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多频谱瞄准系统(MTS-A/B)吊舱、电光目标瞄准系统(EOTS)、DB-110第三代传感器等3种典型先进光电设备的性能,给出了它们的工作参数,并对上述设备所体现的共形光学、光谱成像、稳定与像移补偿、图像处理等技术做了详细阐述。同时,就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 沈宏海黄猛李嘉全刘晶红戴明贾平
- 关键词:光电侦察态势感知传感器
- 基于重复-自抗扰控制的航空光电稳定平台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11
- 2015年
- 分析了航空光电稳定平台模型并利用电流环使平台模型简化为K/s。阐述了影响平台稳定性的扰动以及抑制扰动的方法。介绍了平方滞后超前控制原理及其优缺点。根据重复控制器以及自抗扰控制器的优点,将它们组合搭建控制系统,并在振动平台上进行速度稳定和目标跟踪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控制器相比,用本文控制方法得出的扰动隔离度至少提高了6.28dB;所设计的系统在符合工程需求的范围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鲁棒性,对实际工程控制器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魏伟戴明李嘉全毛大鹏王昊
- 关键词:飞行器控制系统重复控制自抗扰控制
- 基于频域的光电稳定平台扰动观测器设计被引量:2
- 2015年
- 为了解决传统扰动观测器(disturbance observer,DOB)无法保证标称系统和非最小相位系统内部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在频域中设计扰动观测器的新方法,通过对补偿器的设计,避免传统DOB传递函数分母为0的情况,从而保证系统稳定性。结合光电稳定平台进行视轴稳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幅度为3°、1 Hz的扰动作用下,结合本研究扰动观测器所设计的控制系统,不但可以保证标称系统和非最小相位系统的内部稳定性,并且具有更宽的带宽和更为快速的频率响应,可以更加有效地隔离扰动,相比传统DOB控制系统的输出,扰动残差减少75%,为光电稳定平台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 魏伟戴明李嘉全毛大鹏李贤涛
- 关键词:扰动观测器非最小相位系统鲁棒稳定性
- 超小型无人机相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针对超小型无人机有效载荷种类有限,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设计了一套实用的超小型无人机相机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性能指标,解决了商业级数码相机应用于航空机载设备的关键技术。利用系统减振技术,图像不存在模糊现象;相机系统在曝光期间的像移不超过0.5像元,不存在拖影问题。通过相机系统热设计,解决了相机低温不启动的问题。相机系统在超小型无人机上进行了搭载飞行试验,图像清晰,表明方案设计合理。
- 刘仲宇张涛李嘉全李明丁策
- 关键词:超小型无人机像移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