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建立热带螨重组Blo t 5(rBlo t 5)变应原诱导小鼠过敏模型,试验对热带螨Blo t 5基因序列进行优化与全基因合成,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QE80L-Blo t 5,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了rBlo t 5蛋白,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纯化的rBlo t 5蛋白能与Blo t 5鼠单克隆抗体结合。随后将12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PBS组)与诱导组(rBlo t 5组),通过腹腔注射致敏与气道诱导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总IgE水平;鼠尾静脉注射变应原诱发应激性过敏反应;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炎症严重程度。诱导小鼠过敏后发现,与PBS组相比,rBlo t 5组小鼠血清总IgE水平显著升高(P<0.05),应激性过敏反应引起体温显著下降(P<0.05),肺部组织细胞浸润显著增加(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原核表达纯化的rBlo t 5蛋白能够成功建立小鼠过敏模型。
旨在构建尘螨诱导的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小鼠模型和哮喘小鼠模型。本研究利用3种主要尘螨螨种(屋尘螨、粉尘螨、热带无爪螨)的主要变应原Der p 1、Der f 1、Blo t 5等比混合,分别诱导AD小鼠模型和哮喘小鼠模型,并通过皮肤及肺组织的相关炎症细胞因子水平(IFN-γ、IL-4、IL-10、IL-17A)、血清总IgE水平等指标对AD小鼠的过敏程度进行评估;通过IgE水平、耳朵点刺试验、肺部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等指标评估哮喘小鼠模型。结果表明,AD模型中致敏区域皮肤出现破损后结痂现象,皮肤及肺组织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表明小鼠体内反应偏向Th2反应,IgE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哮喘模型组小鼠血清总IgE水平显著升高,变应原激发后模型小鼠体温下降明显,且90 min后仍未恢复初始温度,耳朵点刺试验中,抗原的攻击使模型组小鼠耳朵染料渗漏增加,肺组织HE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炎症细胞浸润增加。本研究成功诱导尘螨AD小鼠模型和尘螨哮喘小鼠模型。
利用DNAStar Protean软件对热带无爪螨主要致敏原Blo t 5的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进行分析,如理化性质、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可塑性等,预测Blo t 5蛋白的B抗原表位和T抗原表位。实验结果表明,Blo t 5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存在6个潜在的B抗原表位位点,可能的B抗原表位区域有:18-31,39-48,56-77,86-101,105-112,117-133氨基酸残基或其附近。含有7个潜在的T细胞抗原表位区域:32-37,40-44,57-65,70-79,86-95,100-104,115-120氨基酸残基或其附近。笔者应用Protean软件预测了热带无爪螨主要致敏原Blo t 5的抗原表位,为进一步研究Blo t 5致敏原的结构与功能,研制针对热带螨的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开发相应的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