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振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基于EBSD方法测定单晶Cu纳米压痕的各向异性实验被引量:1
- 2011年
- 为研究单晶Cu材料的各向异性力学特性,针对单晶连铸技术制备的单晶Cu,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法对其3个不同晶粒的晶面进行定向,利用原位纳米压痕仪在不同晶面进行不同压入载荷的纳米压痕实验.通过EBSD分析,发现用单晶连铸技术制备的单晶Cu在拉拔方向上具有较强的择优取向,单个晶粒较大,且晶粒内部没有(亚)晶界存在.纳米压痕实验结果表明单晶Cu样件在各种压痕载荷下的约化模量为50 GPa~120GPa,材料的晶体取向对纳米压痕载荷-位移曲线和约化模量有很大影响,面(032)比面(119)和面(041)有更大的约化模量.不同载荷下,硬度值在0.8 GPa左右变动,晶体取向对硬度的影响较小.实验所得单晶Cu各晶面约化模量与采用金属弹性力学理论计算所得数值吻合较好.
- 梁迎春盆洪民白清顺童振
- 关键词:电子背散射衍射纳米压痕晶体取向
- 单晶铜纳米杆拉伸力学特性的大规模分子动力学仿真
- 纳构件的力学特性是决定其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并行仿真技术模拟了理想和带有缺陷的单晶铜纳米杆的拉伸变形过程,研究了纳米杆拉伸力学特性的尺寸依赖性,及孔洞缺陷对纳米杆拉伸变形过程和力学特性的影响。本课题的研...
- 童振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位错力学特性
- 文献传递
- 单晶Cu纳米杆拉伸力学特性的尺寸依赖性模拟被引量:8
- 2010年
- 对圆形、方形截面形状的单晶Cu纳米杆拉伸变形过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中心对称参数方法并结合位错形核理论分析了截面形状、截面面积和长细比对纳米杆拉伸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单晶Cu纳米杆拉伸力学特性的尺寸依赖性.结果表明:首次屈服后,纳米杆在"位错形核-位错延伸与滑移-晶格原子交叉滑移"的交替循环作用机制下,产生塑性变形;截面形状对纳米杆拉伸变形的初始塑性影响较小,而对纳米杆拉伸力学特性的影响较大;随着截面面积的增大,两种截面形状的纳米杆都出现首次屈服点提前,屈服应力减小和弹性模量增大的现象;与方形截面形状纳米杆相比,圆形截面形状纳米杆的屈服应力的变化率较小,其弹性模量的变化率较大;当截面面积增大到500nm^2后,两种截面形状纳米杆的弹性模量趋于稳定,其值接近理论值84GPa.加大仿真规模后,长细比对纳米杆的拉伸力学特性略有影响.
- 白清顺童振梁迎春陈家轩王治国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纳米杆力学特性
- 基于QC多尺度模拟的单晶铜微构件压缩过程力学特性分析
- 2013年
- 基于准连续介质多尺度模拟方法,建立单晶铜杆状微构件的压缩过程系列仿真模型,分析结构尺寸参数对微构件的弹性模量、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及泊松比等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研究微构件在压缩变形时的形变、内部应力和应变能的演化规律,获得杆状微构件压缩变形及溃裂的产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宏观值相比,压缩时的弹性模量、弹性极限和屈服极限的尺寸效应显著,而其泊松比变化不明显;杆状微构件在一维方向上的尺寸改变对其力学特性影响不明显;在压缩过程中孪生和位错滑移现象显著,微构件内部部分区域存在有应力集中,且大部分区域存在应变能突然减小的现象。
- 白清顺张向前童振梁迎春盆洪民
- 关键词:力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