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玲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水分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1篇地面灌
  • 1篇地面灌溉
  • 1篇动态监测
  • 1篇入渗
  • 1篇墒情
  • 1篇墒情监测
  • 1篇水分传感器
  • 1篇土壤含水量
  • 1篇土壤墒情
  • 1篇土壤湿度
  • 1篇土壤水分传感...
  • 1篇作物
  • 1篇灌溉
  • 1篇灌溉效果
  • 1篇含水量
  • 1篇感器

机构

  • 3篇长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汉中市环境监...

作者

  • 3篇张艳玲
  • 2篇陈博
  • 2篇刘恩民
  • 2篇欧阳竹
  • 1篇陈俊旭
  • 1篇郭建青

传媒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3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山东省德州地区土壤墒情监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社会发展,水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稀缺资源。2008年11月至2009年年初,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大面积水资源匮缺,导致我国粮食年产量减少。目前,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因子,节...
张艳玲
关键词:墒情监测土壤含水量
文献传递
不同畦面结构下地面灌溉效果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为研究畦面结构变化对地面灌溉效果的影响,在4种不同畦面结构的大田灌溉试验基础上,用WinSRFR3.1模型对平作畦灌、细沟灌、畦作浅沟灌和微垄沟灌的田面土壤特性参数和灌水效果进行估算和模拟,比较了不同灌溉方式由于畦面结构改变引起的田面土壤特性和灌水效果差异,并提出不同畦面结构的适宜畦田规格。研究认为,不同畦面结构的田面糙率系数和土壤入渗特性差异明显,微垄沟灌糙率系数最大而平作畦灌糙率系数最小,平作畦灌入渗速率最快而畦作浅沟灌入渗速率最慢;对长畦田来说,畦作浅沟灌灌水效果最好,微垄沟灌次之,平作畦灌最差;在单宽流量为4.5L/(m·s)条件下,畦作浅沟灌灌水效率达到80%的最大优化畦长为200~220m,微垄沟灌为170~190m,细沟灌为150~170m,平作畦灌为150~170m。畦面结构是影响地面灌溉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地面灌溉研究和实践中都需考虑进去。
陈博欧阳竹刘恩民张艳玲陈俊旭
关键词:灌溉入渗土壤湿度地面灌溉灌溉效果
作物根层土壤水分动态监测最佳测量深度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2001-2007年农田土壤水分动态监测数据,进行数据相关性分析和方差检验。结果表明,深度30 cm处土壤水分含量与0~50 cm土壤水分含量平均值高度相关,并且两者之间构成一定的转换模型。最后,利用2008年0~50 cm土壤水分实际测量值与通过模型计算得出的预测值两者进行比较,结果证明,拟合效果较好。因此,30 cm可以作为作物根层土壤水分含量测定的最佳土层深度。该结论适用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区的农田土壤水分含量监测。
张艳玲欧阳竹郭建青李元盈陈博刘恩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