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都岚岚

作品数:34 被引量:157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文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语言文字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女性
  • 8篇女性主义
  • 6篇文学
  • 5篇迪斯
  • 4篇小说
  • 4篇莫里森
  • 3篇身份
  • 3篇世界文学
  • 3篇伦理
  • 3篇后女性主义
  • 3篇后殖民
  • 2篇电子人
  • 2篇赛博空间
  • 2篇斯皮瓦克
  • 2篇青年
  • 2篇文化身份
  • 2篇写作
  • 2篇酷儿
  • 2篇酷儿理论
  • 2篇跨国

机构

  • 21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吉林大学
  • 6篇清华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宾州州立大学

作者

  • 33篇都岚岚
  • 1篇索宇环
  • 1篇赵娜
  • 1篇翁德修

传媒

  • 3篇外国文学
  • 3篇当代外语研究
  • 3篇比较文学与跨...
  • 2篇当代外国文学
  • 2篇妇女研究论丛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方文坛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文艺理论与批...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沈阳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 1篇英美文学研究...
  • 1篇中外文化与文...
  • 1篇外国美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0
  • 1篇199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莫莱蒂的远读及其影响被引量:18
2020年
自美国意大利裔学者弗兰科·莫莱蒂2000年在其论文"世界文学的猜想"中提出"远读"概念以来,远读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成为大数据时代文学研究的新范式。本文从莫莱蒂的世界文学观入手,对莫莱蒂为什么提出远读的方法、其主要贡献是什么、在哪些地方引发了争议,以及目前远读在数字人文领域的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评析,认为莫莱蒂的研究尽管引发了争鸣,但他所作的概念和实践上的创新具有引领世界文学研究前沿的重要作用。
都岚岚
关键词:世界文学
西方后女性主义话语的悖论被引量:1
2020年
近年来,后女性主义成为西方女性主义文化批判的一个关键词语,然而其内涵并不明确,甚至语义矛盾。本文通过分析存在于后女性主义话语中的三个主要悖论,即女性赋权与渴望性感的女性特质之间的困境、女性主义与反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的纠葛以及后学语境中女性主体的消解,认为应对后女性主义话语加以甄别,区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后女性主义与作为一种批评概念和分析范畴的后女性主义,在具体语境中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分析。
都岚岚
关键词:后女性主义
论朱迪斯·巴特勒对《安提戈涅》的再阐释被引量:2
2012年
在《安提戈涅的声明:生与死之间的亲属关系》这部论著中,朱迪斯·巴特勒在阐释黑格尔、拉康等人对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的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试图通过总结巴特勒对黑格尔和拉康观点的评价,重点讨论巴特勒对安提戈涅进行再阐释的创新之处,从而说明巴特勒将安提戈涅带入当代语境的现实意义。
都岚岚
关键词:《安提戈涅》黑格尔
赛博女性主义述评被引量:16
2008年
"赛博女性主义"这一提法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用来指赛博空间中女性之间强有力的互动关系及带有女性主义特点的活动。它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分支:一是多纳.哈洛维(Donna Haraway)倡导的电子人隐喻,二是以塞迪.普朗特(Sadie Plant)为代表的关于女性与电子技术之间的关系的主张。本文试图评述赛博女性主义的理论要点和发展状况,剖析这一在90年代活跃一时的理论热点在进入新千年之后逐渐冷却的原因,认为赛博女性主义对我们今天了解社会性别和科学技术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在男权意识形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赛博文化中,赛博女性主义的呼声仍然十分必要。
都岚岚
关键词:赛博空间电子人
论托妮·莫里森小说中人物的命名方式被引量:9
2000年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其小说中对人物与地点的颇具匠心的命名方式不仅体现了非洲的民俗特点和文化传统,而且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烘托作品主题、伸张正义和鞭挞邪恶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翁德修都岚岚
关键词:小说
世界文学版图中的女性写作——以J·K·罗琳为个案
2010年
在今天经济、政治和文化走向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以男性作家及西方为中心的一套固定的文学经典。越来越多的优秀女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及非西方的文学文本已进入世界文学选集中,形成了对世界文学经典的重构。本文从世界文学的界定和女性文学传统的发展谈起,并以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魔幻小说为例,说明女性作家对重构世界文学的版图所做的突出贡献。
都岚岚
关键词:世界文学女性写作哈利·波特
错置与失落感:论基兰·德赛《失落的继承》中的跨国身份被引量:3
2015年
2006年印度流散作家基兰·德赛凭借其第二部小说《失落的继承》荣获英国曼布克小说奖,随即获得学界广泛关注。本文重点分析该小说中的人物由于空间的错置,在跨国语境下追寻文化身份的过程中所遭受的失落、漂泊和无根感,认为该小说是历史叙事和现实书写的完美结合。它不仅探索了英国殖民霸权对印度人的深远影响,深刻反思了尼泊尔移民与印度其他民族之间的民族冲突等历史问题,而且创造性地触及了当今全球化世界的相关问题,是理解全球化影响的优秀文本。
都岚岚
关键词:错置
酷儿理论等于同性恋研究吗?被引量:9
2015年
酷儿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妇女研究领域的一种后结构主义批判理论,它与同性恋研究既有一定的渊源,又有反拨它的地方,而国内学界倾向于将酷儿理论等同于同性恋研究。本文旨在通过评述酷儿理论的理论渊源与内涵,探讨它与同性恋研究之间的差异,以期国内学术界进一步了解酷儿理论。
都岚岚
关键词:酷儿理论
论世界文学的慰藉功能--兼谈尼采与世界文学问题
2011年
尼采将古希腊悲剧视作酒神和日神精神相结合的艺术品。阿波罗梦幻般的祥和、光辉的世界与狄奥尼索斯狂乱、迷醉的世界在古希腊悲剧中得到完美结合。生命短暂易逝、现实残暴凶险,无论对初识世界的古希腊人,还是对惶惑不安的现代人而言,艺术都是人们转化恐惧、寻求安慰的重要媒介。艺术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激发了被简化了的世界的表象。凡是在生活中饱尝艰辛的人,都需要这个表象,这便是艺术的慰藉功能。作为超经典的世界文学,无疑更具备这种慰藉的功能。
托马斯.比比都岚岚
关键词:世界文学慰藉尼采《悲剧的诞生》
黎明的喧嚣——历史时期过渡的模式
2009年
通常历史学家用生日、死亡、政治大事或单一的文化事件等突然的标记来为历史分期,这使历史时间发生断裂,时代错误成为尴尬的问题。本文认为,时期的划分不应将鲜活的时间隔断。不同时期应连接流动的时间里相互联系的事件。基于赫尔德的比喻,作者提出将黎明的喧嚣作为一个历史时期过渡到下一个历史时期的模式。本文旨在从"时期"这一概念的词源、音乐及诗歌对黎明的喧嚣这一模式的再现等角度重新思考分期化问题,以说明多样性是历史时期过渡的界定性特征。时期点缀时间的流动,崭新重叠的组合并不为了真理而竞争,而是为了提供互补的含义。
马歇尔.布朗都岚岚
关键词:黎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