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孤立性腹腔干动脉夹层的影像表现及介入治疗(附6例报告)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孤立性腹腔干动脉夹层(IDCA)的影像表现及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孤立性腹腔干动脉夹层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及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结果 6例患者行腹腔干动脉CTA检查均显示主干管腔呈双腔样改变,腔内均可见内膜片,内膜片见大小不等的破口。其中可见腹腔干周围脂肪层模糊3例;夹层累及脾动脉1例,伴脾动脉假性动脉瘤及腹膜后血肿形成;夹层伴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动脉瘤及胰头下方血肿形成1例。6例患者均未见主动脉夹层及腹腔脏器缺血、坏死征象。行介入治疗5例,其中患者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3例,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2例,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0%,另外1例患者行内科保守治疗。治疗后腹痛消失5例,腹痛明显缓解1例,未见腹腔脏器缺血、坏死的表现,亦无明显腹膜炎体征。随访3~10个月复查CTA,支架置入的3例患者腹腔干管腔通畅,假腔血栓化;弹簧圈栓塞的2例患者腹腔干未见明显显示,远端血管通畅;保守治疗的1例患者见腹腔干夹层无明显变化及进展。结论对于孤立性腹腔干夹层患者,CTA可明确诊断,是首选的检查方法,介入腔内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及有效的方法。
- 陈鹤李焜朱勇董祥军周国锋
- 关键词:夹层影像诊断介入治疗
- 颈内静脉临时置管致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
- 2018年
- 颈内静脉临时置管术因其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是血液透析患者建立临时血透通路的首选操作,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此操作具有一定风险。现报道1例,我院行右侧颈内静脉临时置管,误入右侧锁骨下动脉致假性动脉瘤形成。
- 陈嘉邹铭陈鹤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右侧颈内静脉置管术假性动脉瘤形成血液透析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