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磊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枸杞多糖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对照组、TGF-β1组和LBP+TGF-β1组。TGF-β1组细胞给予10 ng/mL TGF-β1,处理24h;LBP+TGF-β1组细胞给予10 ng/mL TGF-β1处理24 h后,再给予20 mmol/L LBP干预24 h;对照组细胞不做任何处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Vimentin,纤连蛋白(FN),Snail和E-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胶原蛋白Ⅰ(ColⅠ)和胶原蛋白Ⅲ(ColⅢ)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GF-β1和smad3的表达水平。结果RT-q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HK-2细胞Vimentin、FN、Snail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E-adherin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α-SMA、Col I和Col III的mRNA表达也显著上升(P<0.05);ELISA显示HK-2细胞上清液中ColⅠ和ColⅢ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TGF-β1和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给予LBP干预后,与TGF-β1组相比,LBP+TGF-β1组Vimentin、FN、Snail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E-adherin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α-SMA、Col I和ColⅢ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上清液中ColⅠ和ColⅢ水平降低(P<0.05);细胞中TGF-β1和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LBP可缓解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TGF-β/smad信号通路有关。
- 贾磊宋传玉李旭朱瑞
- 关键词:TGF-Β/SMAD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纤维化
- 基于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探讨大蒜素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的作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大蒜素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膀胱癌细胞BIU-87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50、75、100 mg/L)大蒜素作用于细胞,测定细胞的增殖能力、凋亡能力、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测定细胞内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裂解的半胱天冬酶(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大蒜素对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时间和浓度的增长而显著增长(P<0.05)。与空白组相比,不同浓度大蒜素组细胞凋亡率明显较高,且随着浓度的增高而明显增高;侵袭细胞数量明显较低,且随着浓度的增高而明显降低;细胞迁移能力明显较弱,且随着浓度的增高而明显减弱;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较高,且随着浓度的升高而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大蒜素可以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有调控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 贾磊张超陈俊如冯岳龙朱瑞
- 关键词:大蒜素膀胱癌
- 780例甲状腺病手术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2
- 2009年
- 为探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与原发症、手术方式之间的关系,对1990-2007年7月间手术治疗780例甲状腺肿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生7种并发症计32例,占4.1%。喉返神经损伤11例,甲状旁腺损伤5例,术后出血2例、切口感染2例,喉上神经损伤9例,呼吸困难及甲状腺危象各1例,死亡1例。预防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关键在于能熟练掌握术中的操作技巧。
- 余生林贾磊
-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手术并发症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与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ER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的127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TURP组51例,TUERP组76例,术前前列腺体积均在80 mL以上,比较2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电切综合征发生率、包膜穿孔率、尿道狭窄率、尿失禁发生率、IPSS评分、尿流率(Qmax)以及IIEF-5评分。结果TUERP组失血量、术后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TURP组(P<0.05);TUERP组电切综合征发生率、包膜穿孔率、术后尿道狭窄率均低于TURP组(P<0.05)。术后随访3个月,TUERP组IPSS评分为(6.70±1.03)分,低于TURP组的(14.29±1.27)分(P<0.05);TUERP组Qmax为(21.53±2.29)mL/s,高于TURP组的(17.59±2.28)mL/s(P<0.05);术后随访3个月,TUERP组IIEF-5评分为(16.66±2.32)分,高于TURP组的(14.37±2.07)分(P<0.05)。结论与TURP比较,TUER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腺体切除彻底,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TUERP在保护患者尿控、性功能方面更有优势。
- 朱瑞杨淑萍贾磊魏希锋高平生李晓莉韩涛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 膀胱癌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回顾分析手术治疗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膀胱癌复发模型。方法选取240例经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进行不少于1年的随访,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54)和非复发组(n=186)。将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后进行ROC曲线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纳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在筛选出的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构建预测模型,通过模型校正曲线及临床净收益评估,得到可用于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模型。结果ROC曲线结果显示:预后营养指数(PNI)、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质蛋白(BLCA-4)、膀胱肿瘤抗原(BTA)、尿核基质蛋白22(NMP22)、癌胚抗原(CEA)的AUC分别为0.932、0.979、0.998、0.677、0.98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0.18%、>140.04 ng/mg、≤7.22 U/mg、>7.68μg/mg、>1.99 ng/mg。Logistic结果显示:PNI≤40.18%、BLCA-4>140.04 ng/mg、BTA≤7.22 U/mg、NMP22>7.68μg/mg是膀胱癌患者出现复发的危险因素。将PNI、BLCA-4、BTA、NMP22纳入复发模型的构建,作为膀胱癌患者病情复发的因子。对模型校正曲线及临床净收益分析,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膀胱癌复发的一致性指数为0.296(95%CI:0.078~1.329)。校准曲线显示观测值与值之间保持较好一致性。模型膀胱癌患者复发的风险阈值>0.128,模型提供临床净收益;此外,模型临床净收益均高于PNI、BLCA-4、BTA、NMP22。结论模型校正曲线及临床净收益分析,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膀胱癌复发模型。
- 朱瑞冯岳龙杨淑萍陈超贾磊
- 关键词:膀胱癌复发
- 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膀胱癌的临床观察
- 2021年
- 目的分析髂内动脉化疗栓塞使用于膀胱癌时的疗效。方法将50例膀胱癌患者分为髂内动脉化疗栓塞药泵置入手术治疗组(观察组)25例,单纯手术治疗作组(对照组)25例,观察治疗有效率、术后肿瘤大小变化、复发率、患者疼痛及血尿症状缓解程度、死亡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61.66±1.30)min、(50.24±2.09)mL、(8.19±1.45)d,对照组分别为(70.11±2.05)min、(68.43±1.76)mL、(9.57±2.03)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直径、SF-36评分分别为(1.59±0.36)cm、(120.47±1.44)分,对照组分别为(3.58±0.11)cm、(100.39±1.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常见并发症为食欲减退、恶性、呕吐和骨髓抑制。结论髂内动脉化疗栓塞药泵置入联合手术相比于单纯手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能明显降低膀胱癌的复发率及病死率、提高生存率,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为膀胱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长期综合治疗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韩涛陈俊儒贾磊汪静
- 关键词:膀胱癌化疗髂内动脉栓塞肿瘤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