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句型和长度对第二语言口语流利度的交互影响
- 2023年
- 为探究第二语言口语组词断句的认知机制,研究考查了不同复杂度的句型及长度对学习者在组块加工作用下汉语口语流利度的影响。研究对象是英语为母语的低水平学习者、高水平学习者和汉语母语者各15人。流利度测量指标是看后复述句子的停顿率和语流长度。结果显示,相较于长度,句型复杂度对学习者汉语口语流利度的负面影响更大。句型越复杂,学习者的停顿率就越高。句子长度对高水平学习者的语流长度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其产出的语流长度会随着其所复述的句子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这种正面影响会随着句子认知加工难度的增大,即句型复杂度的增加而增强。低水平学习者需和高水平学习者一样,习得母语者的压缩组块策略,根据句法结构及其长度,来伸缩调整口语产出的组块大小。
- 陈梦恬王建勤
- 关键词:口语流利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句法结构
- 二语学习者动宾搭配“伪语义违反”的认知加工机制
- 2024年
- 汉语“打酱油”类动宾搭配是母语者经常使用的转喻或隐喻现象,而低水平汉语二语者往往认为这种动宾搭配是违反语义关系的。相对于ERP研究中的真实“语义违反”范式,我们将二语者对这种语义关系的认知称作“伪语义违反”。目的是通过这种实验范式考察汉语二语学习者对“打酱油”类动词喻指化现象加工的认知机制及其与汉语母语者的差异。研究发现:第一,汉语母语者对动词喻指化现象的加工符合直接通达理论,在无语境条件下仍然可以直接加工其喻指义。第二,不同水平二语学习者对汉语动词喻指化现象的加工机制存在本质区别。低水平二语学习者汉语动词喻指化加工经由字面义,再通达其喻指义,支持间接通达理论;高水平二语学习者则可以和母语者一样直接通达其喻指义。加工机制的不同导致了学习者理解能力的差异。第三,二语学习者对汉语动词喻指化现象的加工机制存在动态变化,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学习者对喻指意义的加工会逐渐由间接通达转向直接通达。
- 梁牧寒王建勤
-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