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玮

作品数:23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前庭
  • 6篇儿童
  • 5篇纯音
  • 4篇短纯音
  • 4篇眩晕
  • 4篇源性
  • 4篇前庭诱发肌源...
  • 4篇肌源性
  • 4篇肌源性电位
  • 3篇短声
  • 3篇正常值
  • 3篇听性
  • 3篇听性脑干
  • 3篇听性脑干反应
  • 3篇脑干
  • 3篇脑干反应
  • 2篇信度分析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阵发

机构

  • 2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昆山市第一人...

作者

  • 23篇汪玮
  • 21篇杨军
  • 17篇陈建勇
  • 16篇王璐
  • 9篇张勤
  • 3篇梅玲
  • 2篇张帆
  • 1篇程岚
  • 1篇李欣怡
  • 1篇陈向平
  • 1篇王枫

传媒

  • 8篇临床耳鼻咽喉...
  • 6篇听力学及言语...
  • 4篇中国听力语言...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年份

  • 6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听力正常儿童骨导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正常值的建立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记录听力正常儿童骨导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BC-VEMP)特征,为临床儿童前庭功能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1名(62耳)4~12岁听力正常儿童,按照年龄进行分组,4~5岁组11人(22耳),6~12岁组20人(40耳),行BC-VEMP测试。将60 dB nHL作为起始刺激强度,记录骨导刺激时颈性VEMP(cVEMP)、眼性VEMP(oVEMP)的N1潜伏期、P1潜伏期、N1-P1波间期、N1-P1波幅、波幅不对称比以及阈值。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12岁听力正常儿童BC-VEMPs引出率为100%。4~5岁组与6~12岁组相比,BC-cVEMP的P1、N1潜伏期、P1-N1波间期、P1-N1波幅、阈值、波幅不对称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BC-oVEMP的N1、P1潜伏期、N1-P1波间期、N1-P1波幅、阈值、波幅不对称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C-VEMPs是一种可行的前庭功能辅助性检查手段,不同年龄段儿童BC-VEMPs正常值的建立,可为儿童前庭功能的评估提供参考。
沈佳丽孙夏雨陈向平杨军陈建勇汪玮张勤王璐马孝宝贺宽沈敏
关键词:正常参考值
单侧梅尼埃病不同临床分期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单侧梅尼埃病(MD)患者气导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的表现。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22年2月就诊的MD患者的临床测试结果,收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单侧MD患者共87例。根据MD临床分期分为三组:1组(Ⅰ和Ⅱ期MD)19例,2组(Ⅲ期MD)50例,3组(Ⅳ期MD)18例。计算各组患耳VEMP引出率、患耳P1和N1潜伏期异常率、波间期异常率,以及双耳振幅不对称比(IAR)异常率,分析不同临床分期MD患耳VEMP结果分级(1级为正常,2、3、4级为异常且逐级递增)与纯音听阈平均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组、2组和3组cVEMP引出率分别为84.2%、70.0%和33.3%(P<0.05),oVEMP引出率分别为63.2%、34.0%和16.7%(P<0.05);cVEMP的P1和N1潜伏期与波间期总异常率分别为21.1%、26.3%和24.6%,oVEMP的P1和N1潜伏期与波间期总异常率分别为15.6%、43.8%和3.1%;cVEMP结果中IAR异常率分别为6.7%、21.2%和33.3%(P>0.05),oVEMP结果中IAR异常率分别为16.7%、23.1%和0%(P>0.05)。Ⅰ~Ⅳ期MD患耳cVEMP结果分级与纯音听阈平均值之间具有相关性(r=0.339,P<0.01)。Ⅰ~Ⅳ期MD患耳oVEMP结果分级与纯音听阈平均值之间具有相关性(r=0.362,P<0.01)。结论:伴随MD进展,患耳在听力损失加重的同时,球囊-前庭下神经与椭圆囊-前庭上神经通路的功能也逐渐减弱。
汪玮何嘉莹王璐贺宽孙进沈佳丽马孝宝杨军陈向平
关键词:梅尼埃病内淋巴积水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程对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的影响被引量:23
2021年
目的:探讨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病程对耳石成功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3月确诊的原发性后半规管BPPV患者56例,根据发病至复位治疗之间的病程长短分为短病程组和长病程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转椅辅助下的Epley复位治疗,经成功复位治疗后7~10 d进行复诊。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HI)进行评估,比较2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DH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的差异。结果:(1)成功复位后,轻度残余症状患者中,短病程组与长病程组的比率分别是68.6%和31.4%;中重度残余症状患者中,短病程组与长病程组的比率分别是20%和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复位前,两组躯体(DHI-P,7项)及功能(DHI-F,9项)2个维度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情感维度(DHI-E,9项)及DH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2组DHI-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I-F、DHI-E及DHI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前后比较,2组的DHI-P、DHI-F、DHI-E评分及DHI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复位前后短病程组与长病程组DHI不同维度的差值及总分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的长短不影响后半规管BPPV复位治疗的短期疗效,但是长病程患者在成功复位后更容易出现中重度以上的残余症状,主要表现在社会功能及情感心理方面。
谷李欣陈建勇张勤沈佳丽马孝宝汪玮王璐沈敏陈向平杨军
关键词: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程耳石复位
不同头位偏斜角度健康青年人SVV正常值建立及复测信度分析
2024年
目的:建立不同头位偏斜角度下的主观视觉垂直线(subjective visual vertical,SVV)正常值数据,并分析其复测信度,为SVV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1名健康青年人,佩戴虚拟现实眼镜,分别测试在直立头位0°、左头位偏斜45°(L45°)、右头位偏斜45°(R45°)、左头位偏斜90°(L90°)、右头位偏斜90°(R90°)5个不同角度下的SVV数据,并于2周后进行复测。结果:(1)0°、L45°、R45°、L90°、R90°5个不同头位偏斜角度下的SVV平均值分别为:-0.07±1.71、4.30±5.39、-6.51±5.58、-3.76±7.42、0.40±8.02,95%CI分别为:(-3.42,3.28)、(-6.26,14.86)、(-17.45,4.43)、(-18.30,10.78)、(-15.32,16.12);(2)L45°、R45°、L90°、R90°4个不同头位偏斜角度下的SVV偏差绝对值分别为:5.62±3.96、6.90±5.07、6.82±4.70、6.48±4.68;95%CI分别为:(0,12.11)、(0,15.21)、(0,14.53)、(0,14.16);双侧45°偏差绝对值的不对称性比为10%;双侧90°偏差绝对值的不对称性比为3%;(3)0°、L45°、R45°、L90°、R90°SVV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757、0.673、0.674、0.815、0.856。结论:SVV具有良好的复测信度,临床测试稳定性高,本研究建立的不同偏斜角度下SVV正常值数据可辅助临床对前庭系统疾病进行精细化诊断和功能评估。
马孝宝沈佳丽汪玮王璐孙进贺宽陈向平杨军陈建勇
关键词:正常值前庭疾病
不同声刺激模式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短潜伏期负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声刺激模式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LAVS)患者短潜伏期负反应(acoustically short latency negative response,ASNR)的影响,建立ASNR引出的最佳声刺激模式。方法选取24例48耳经颞骨CT确诊为LAVS、短声听性脑干反应(click ABR)波V阈值大于或等于90 dB nHL的受试者,分别进行click ABR、500 Hz(tone burst 500 Hz,TB-500 Hz)和1 000 Hz(tone burst 1 000 Hz,TB-1 000 Hz)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one burst ABR)测试,记录三种声刺激模式下ASNR的引出率、阈值、95 dB nHL刺激声强下的ASNR幅值和潜伏期。结果①click、TB-500 Hz、TB-1 000 Hz声刺激下ASNR引出率分别为60.41%(29/48)、68.18%(30/44)、52.38%(22/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500 Hz ASNR引出率相对较高;②click、TB-500 Hz、TB-1 000 Hz声刺激诱发的ASNR平均阈值分别为90.8±3.48、87.36±4.39、89.23±4.79 dB nHL,TB-500 Hz声刺激下的ASNR阈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lick、TB-500 Hz、TB-1 000 Hz声刺激诱发的ASNR平均潜伏期分别为3.13±0.29、4.32±0.57、4.12±0.21 ms,click声诱发的ASNR潜伏期较短纯音诱发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lick、TB-500 Hz、TB-1 000 Hz声刺激诱发的ASNR平均幅值分别为0.29±0.22、0.39±0.31、0.33±0.21μV,TB-500 Hz声刺激下ASNR的幅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VAS患者短纯音诱发的ASNR潜伏期较click声诱发的明显延长;利用TB-500 Hz声刺激可获得更高的ASNR引出率及振幅,有利于ASNR的正确识别及可疑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早期诊断。
肖青陈建勇沈佳丽汪玮王璐沈敏陈向平
关键词: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不同真耳测试方法评估开放耳助听器效果探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使用两种不同的真耳测试方法对开放耳助听器选配效果进行评估,以确定两种测试方法所得结果是否存在差异,为开放耳助听器真耳测试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名听力正常青年人在佩戴右侧开放耳助听器时,分别在传统和开放式方法下用3f#刺激强度(50、65、80dBSPL)行真耳介入增益(real-ear insertion gain,REIG)测试,分析比较两者所得结果差异。结果在3种刺激强度下,两种方法各频率的REIG差值范围为(4.65,-4.95),其中50dBSPL下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的频率有250、1000、2000、3000、4000、6000Hz;65dBSPL下250Hz处无统计学差异,3000Hz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频率两者间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80dBSPL下,1000Hz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50、500、750、1500Hz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开放耳助听器REIG测试时需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校准及测试方法,以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李欣怡王枫汪玮
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听觉电生理监测的研究进展
2023年
人工耳蜗植入(CI)是帮助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恢复听觉的重要手段。CI效果取决于存活的螺旋神经元细胞数和听神经纤维、听觉神经中枢的功能,术前可行听力学、影像学检查及耳聋基因检测等判断可否进行CI。最大限度保留术前的残余听力一直是耳外科医生们追求的目标,尽管可通过“柔手术”减少手术损伤、最大程度保留残余听力.
张帆沈敏张勤汪玮陈建勇杨军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残余听力手术损伤螺旋神经元外科医生
中文版儿童前庭症状量表信度和效度评价
2024年
目的评估中文版儿童前庭症状量表(C-PVSQ)的信度和效度,为儿童前庭相关头晕或眩晕症状的评估提供量化工具。方法采用跨文化翻译法将儿童前庭症状量表(PVSQ)翻译成中文版本,量表共包含10题,每题根据患儿症状进行评分,总分30分。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6月于听力障碍及眩晕诊治中心门诊就诊的85例以头晕、眩晕或平衡障碍为主诉的6~17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C-PVSQ信度和效度的评估。结果C-PVSQ总评分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97>0.70(P<0.01);内部一致性检验Cronbachα系数为0.83;对所有患儿的评分结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为0.801,Bartlett球形检验P<0.001,提取特征根值>1的因子,得到3个公因子,分别为“头晕因子”(第1和第4题),“平衡因子”(第2、8、9题),“眩晕相关症状”(第3、6、7、10题),总累计贡献率为66.1%。结论C-PVSQ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初步用来评估儿童头晕、眩晕或平衡障碍的症状以及严重程度。
舒文卓马孝宝沈佳丽汪玮王璐孙进贺宽金玉莲杨军陈建勇
儿童眩晕对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比较眩晕患儿与正常儿童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探索眩晕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8月于听力障碍及眩晕诊治中心就诊的以头晕、眩晕、平衡不稳为主诉症状的6~17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眩晕组),另选取同期年龄相仿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听觉Oddball范式刺激模式下的ERPs进行认知功能评估,ERPs包括P1、N1、P2、N2和P3共5个波形成分,比较两组间各波形成分的潜伏期和振幅差异。结果眩晕组33例患儿,男14例、女19例,平均年龄(10.2±2.7)岁;对照组16名,男12名、女4名,平均年龄(9.8±2.5)岁。眩晕组患儿的N1和N2振幅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余成分的振幅及各波的潜伏期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组和对照组ERPs各波潜伏期、振幅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儿童眩晕会对患儿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早期的感知和认知控制阶段,对高级认知处理的影响不明显;提示眩晕会导致儿童对刺激的感知能力、冲突处理能力和认知控制能力减弱。
接惠群舒文卓高德坤马孝宝沈佳丽张帆汪玮王璐金玉莲杨军程岚陈建勇
关键词:眩晕事件相关电位P300儿童
听力正常青年人普通话可接受噪声级与皮层听觉诱发电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普通话可接受噪声级(M-ANL)与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AEP)的相关性,探讨导致M-ANL值个体化差异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30例22~33岁听力正常青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M-ANL测试和CAEP测试,记录每位受试者的最舒适阈(MCL)值、最大背景噪声级(BNL)值、M-ANL值及CAEP中P1、N1、P2、N2、P300各波的潜伏期及P1-N1、P2-N2、P300的幅值。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MCL值、BNL值及M-ANL值与CAEP各波潜伏期及P1-N1、P2-N2、P300幅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MCL值和M-ANL值与CAEP的P2潜伏期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4和0.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AEP的P1、N1、N2、P300潜伏期均无相关性(P>0.05)。②MCL、BNL及M-ANL值与CAEP的P1-N1、P2-N2及P300幅值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听力正常青年人M-ANL与CAEP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中枢听觉皮层在听力正常个体背景噪声耐受能力方面可能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背景噪声接受能力更强的个体或许存在更强的中枢传出机制和/或更不活跃的中枢传入机制。
陈建勇朱海月沈佳丽马孝宝汪玮孙进陈向平杨军
关键词:P300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