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伟
- 作品数:1 被引量:17H指数:1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保护性通气在中老年脊柱俯卧位手术中的应用: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中老年脊柱俯卧位手术人群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通气对照组与肺保护性通气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VT:10 m L/kg(PBW),呼吸频率:10~12次/min;试验组:VT:6 m L/kg(PBW)+RMs+PEEP:5 cm H2O,呼吸频率:12~18次/min,每间隔30 min作1次RM。观察术前,入室后,改俯卧位前5 min,改俯卧位后30 min、1 h、3 h,术后第1天、第3天各相应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动脉血气分析(Pa O2/Fi O2、Sp O2、Pa CO2)、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血清C-反应蛋白(CRP),VAS疼痛评分,肺部并发症风险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结果两组肺部并发症风险评分、HR、MAP、WBC、NEUT%、PaCO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改俯卧位前5 min,改俯卧位后30 min、1 h、3 h P(pea K)和P(plat)下降(P〈0.05),术后第1天氧合指数升高(P〈0.05),术后第1天、第3天CRP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下降(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够减少中老年脊柱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气压伤,降低肺部炎症反应,改善术后氧合功能,不会增加术中血液动力学不平稳事件及CO2储留的发生。
- 熊伟陈萍高进袁瑞雪
- 关键词:中老年脊柱手术俯卧位肺保护性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