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青山

作品数:20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教学
  • 6篇课程
  • 6篇教学改革
  • 4篇装机
  • 4篇包装机
  • 4篇包装机械
  • 2篇纳米
  • 2篇聚乳酸
  • 2篇工科
  • 2篇分子
  • 2篇高分
  • 2篇高分子
  • 2篇包装工程专业
  • 1篇单轴
  • 1篇单轴压缩
  • 1篇单轴压缩试验
  • 1篇弹簧
  • 1篇导波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机构

  • 20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齐鲁工业大学
  • 1篇襄阳三沃航天...
  • 1篇山东世纪阳光...

作者

  • 20篇段青山
  • 11篇黄崇杏
  • 10篇刘杨
  • 7篇黄丽婕
  • 3篇毛汉领
  • 1篇蒙艳玫
  • 1篇林莹
  • 1篇高德
  • 1篇李浩
  • 1篇吴芹
  • 1篇赵辉
  • 1篇梁东武
  • 1篇毛汉颖
  • 1篇孙智慧
  • 1篇杨涛
  • 1篇段青山
  • 1篇温洁明
  • 1篇孔凡功
  • 1篇李叻加
  • 1篇廖婷淑

传媒

  • 13篇包装工程
  • 2篇轻工科技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形理论应用于包装材料性能研究的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形现象广泛存在于包装材料性能等方面,目前尚无系统性的描述,有必要总结分形理论应用于包装材料性能的研究进展,为采用分形方法研究包装材料性能提供参考。方法从分形特征的提取、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等方面,综述应用于金属合金和陶瓷等无机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和复合材料等的分形分析方法。通过包装材料的分形维数模型,分析包装材料的分形特征参数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利用分形分析方法,可以定性和定量表征大量不同种类包装材料的分形特征、微观结构和力学等性能。结论利用分形理论研究包装材料性能的方法具有普遍性,包装材料性能与分形维数的关系将是分形理论在包装材料性能研究方面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段青山安洁洁黄崇杏黄崇杏李浩刘杨
关键词:分形维数包装材料
纳米ATO的制备及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总结纳米ATO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等最新研究进展。方法分别从液相法、固相法、气相法等三大类对纳米ATO的制备方法优缺点进行阐述总结,并结合ATO的透光和隔热特点对其应用现状进行详细描述。结果液相法所制备的纳米ATO纯度高、均匀性好,是目前制备纳米ATO最常用的方法,并在特种包装以及隔热薄膜和涂层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结论化学接枝和结构改性能改善纳米ATO粒子在聚合物材料中的分散,可以进一步改善和拓宽纳米ATO的应用范围,这也是未来纳米ATO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刘鎏谢鹏郭小瑶李浩李浩段青山段青山
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总结近年来有关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发泡材料研究的相关文献,为聚乳酸发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发泡方法进行分类,介绍采用不同发泡方法制备植物纤维/聚乳酸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重点综述采用超临界CO2发泡法时,添加植物纤维对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发泡材料的研究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添加植物纤维的聚乳酸发泡材料的泡孔尺寸更均匀、更小,泡孔密度增大,力学性能也有所提高。结论添加植物纤维可以增强聚乳酸发泡材料的力学等性能;植物纤维和聚乳酸复合发泡材料的相关研究对聚乳酸发泡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安洁洁黄崇杏刘杨刘杨段青山
关键词:聚乳酸纤维发泡超临界CO2
塑料编织袋生产工艺现状被引量:4
2013年
塑料编织袋大量应用于工农业产品包装、建筑包装、食品包装等方面,是一种重要的包装形式。详细介绍了塑料编织袋的生产工艺现状,特别强调原料配比、混料、拉丝以及编织工序对产品质量及性能的影响。
段青山刘红清李兵成
关键词:塑料编织袋生产工艺产品质量
前馈神经网络在预测连续泄漏系数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4年
受泄漏孔几何参数、液位、液体物理特性及流动状态等因素影响,储罐连续泄漏系数难以直接采用流体力学建模求解。通过常压立式储罐连续泄漏试验获取数据样本,利用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FNN)算法构建连续泄漏系数(Cs)与输入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算法的Cs预测模型。模型性能评估结果表明,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EMA)、解释方差分(SEV)及决定系数(R2)分别为0.015 4、0.949 2及0.948 2,表明模型预测性能良好。与相应连续泄漏试验值比较,预测Cs的总平均绝对偏差范围为5.28%~7.34%,质量流率平均偏差为4.60%~6.51%,连续泄漏量的平均偏差为0.84%~2.03%,模型预测结果优于采用泄漏经验常数的计算结果,证明该模型可有效预测连续泄漏期间Cs值及变化趋势。
何娟霞黄丽文蒋文豪段青山
关键词:安全工程
基于深度集成学习的甘蔗压榨抽出率预测方法被引量:1
2023年
先进的甘蔗压榨建模方法能够给生产提供指导,有利于提高糖厂的经济效益并节约能源.本文选择深度极限学习机(DELM)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作为基学习器,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作为元学习器,构建了Stacking深度集成学习模型,用于甘蔗压榨抽出率的在线预测;并通过计算和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与其他模型相比较,本文所提模型的预测精度高5%~12%,并且对数据的敏感性更低,泛化性更好,能够适应甘蔗压榨的不同工况.
蒙艳玫张月段青山
卷弹簧中超声导波传播特性及对缺陷症状的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卷弹簧作为重要的储能元件,是很多重要器件的关键功能件,为了确保器件在役功用,利用超声导波对卷弹簧缺陷进行检测。建立有限元模拟分析平台,研究了卷弹簧中超声导波的传播特性;利用该模拟分析平台设计并进行正交试验,深入研究了缺陷特征与导波检测回波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导波激励频率越高,导波在卷弹簧中衰减越快,信号幅值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卷弹簧缺陷的径向深度、周向弧长和缺陷与轴向夹角3个缺陷症状中,径向深度对导波检测回波的影响最大,回波幅值随径向深度的变化呈规律性变化。研究结果为卷弹簧的超声导波检测装置的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黄应翔覃小倩毛汉颖段青山毛汉领
关键词:导波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摩擦电材料的最新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因具有可定制的微纳结构、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等优点,在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领域应用广泛,归纳总结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最新进展对TENG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本文系统介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摩擦电材料的发展和特点,重点描述基于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摩擦电材料的TENG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结果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材料因制备方便、电性能好及可扩展性好等独特优势,在TENG中应用广泛。结论 利用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作为TENG摩擦电材料,在能量收集、自供电传感器及可穿戴电子等方面具有很大应用前景,未来可拓展到智能包装与印刷等领域。
宋旭玲彭伟卿张叶许贝罗懿栗剑锋赵辉段青山
关键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科教产融合背景下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24年
为解决目前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教研、轻应用”等问题,探索科教产融合背景下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势在必行。通过完善“五性”课程体系,创新“做中学”教学模式,建立校内外结合的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规范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实施“三导师制”,强化应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构建“科—教—产”联合培养模式;通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立“党建+”三全育人新机制。上述内容的实施,能够培养学生较强的独立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使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该人才培养体系不仅符合国家在本科生培养政策上的导向,还符合区域行业经济对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专业人才的要求。
吴芹王晓映刘克印夏南南段青山刘杨孔凡功赵长征
关键词:科教融合创新型人才
聚乳酸/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以聚乳酸(PLA)为基材,制备聚乳酸/聚氨酯(TPU)复合材料,并研究复合材料的性能和TPU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影响。方法利用双螺旋杆挤出机将PLA和TPU熔融共混后挤出,得到含不同质量分数TPU(17%、20%、25%、33%、50%)的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红外分析,测试不同含量TPU对其热稳定性能、动态热力学性能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随着TPU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和韧性变好;在流变实验中复合材料表现出剪切变稀的特点,且TPU质量分数为33%时复合材料所表现出的各项性能最优。结论TPU的加入可以改善PLA脆性大、韧性小的缺陷,并获得热力学性质稳定、兼具2种材料的优势并且具有环境友好性的复合材料。
杨新钰王甲超刘慧段青山黄崇杏赵辉
关键词:聚乳酸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共混改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