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涛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整治
  • 2篇土地整治
  • 1篇社会可持续性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土地整治
  • 1篇可持续性
  • 1篇PSR模型
  • 1篇层次分析
  • 1篇层次分析法

机构

  • 2篇江西省土地开...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土...

作者

  • 2篇曾涛
  • 1篇金晓斌
  • 1篇高世昌
  • 1篇吕婧
  • 1篇周寅康
  • 1篇徐康
  • 1篇赵建宁
  • 1篇史佳良
  • 1篇韩晓亮

传媒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多层AHP-FCE评价模型的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效益评价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实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湖北省南水北调汉江沿线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为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提取出准则层9项、方案层34项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效益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分别确定不同的指标权重,用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Multi-FCE)对3大效益分别进行评分,提出指标贡献度的概念,并应用该成果对效益评价进行分析,建立对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效益的AHP-FCE量化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实施能够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AHP-FCE模型的评价体系能够较为全面的覆盖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各个效益点,客观反映重大工程项目效益实际情况,评价更具科学合理、系统与可靠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具有相互促进或相互牵制的特点。研究对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效益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生产实际意义。
曾涛吕婧史佳良韩晓亮赵森孙妍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农村土地整治社会可持续性评价初探被引量:5
2014年
为促进土地整治社会可持续性评价相关研究及实践应用,提出了农村土地整治社会可持续性的基本概念,基于PSR模型,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压力、状态及响应的评价分值分别为0.50、0.65、0.68,社会可持续综合评价值为0.62,协调指数为1.72,总体上处于中等可持续的水平。随着城镇扩张,耕地减少,城乡用地矛盾加大,土地整治的驱动力随之增强,相关部门应做好相应配套措施,缓解社会压力,提升社会状态,促进农村土地整治活动社会层面的可持续。
徐康赵建宁金晓斌高世昌曾涛周寅康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治社会可持续性PSR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