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晓亮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土壤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分布
  • 1篇滴灌
  • 1篇滴灌条件
  • 1篇遥感
  • 1篇引黄
  • 1篇雨强
  • 1篇玉米
  • 1篇整治
  • 1篇生物质炭
  • 1篇施用
  • 1篇施用时期
  • 1篇数据处理
  • 1篇数据处理模型
  • 1篇水分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水土保持监测
  • 1篇土地整治

机构

  • 5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江西省土地开...

作者

  • 5篇韩晓亮
  • 3篇王秀茹
  • 1篇贾芳芳
  • 1篇吕婧
  • 1篇张彦群
  • 1篇程金花
  • 1篇曾涛
  • 1篇马俊明
  • 1篇王葆
  • 1篇姚琪
  • 1篇于心怡
  • 1篇史佳良
  • 1篇周杨

传媒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滴灌条件下秸秆覆盖与施肥对夏玉米土壤水分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设置2种覆盖处理(不覆盖,覆盖5 500kg/hm2)及3种施肥处理(低肥0kg/hm2,中肥200kg/hm2,高肥400kg/hm2),研究了滴灌条件下,秸秆覆盖和不同施肥处理对夏玉米土壤棵间蒸发以及土壤含水率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滴灌带两侧干湿区域棵间蒸发量差异显著,各处理全生育期湿润区域比干燥区域多出14.5~34.13mm,增加比例为13.34%~21.08%。秸秆覆盖减少棵间蒸发的作用显著,全生育期3种施肥处理覆盖比不覆盖分别减少36.31 mm,45.19 mm,49.29 mm;减少的比例依次为27.32%,30.47%,32.59%;日均分别减少0.35mm,0.43mm,0.47mm。秸秆覆盖对不同深度土壤的水分分布具有调节作用,在0—20cm土层保水效果明显。生育期内平均的叶面积指数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变化规律为生育中期〉生育末期〉快速生长期〉生育初期。各处理E/ET与LAI均表现出较好的指数相关关系,不覆盖处理的决定系数大于覆盖处理。可见,秸秆覆盖可以有效减少棵间蒸发量,同时调节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含量,提高土壤表层作物可利用水分含量。
周杨王秀茹张彦群韩晓亮姚琪
关键词:滴灌秸秆覆盖棵间蒸发夏玉米土壤水分
黑土夏玉米施用生物质炭最佳施用时期和最佳用量被引量:6
2019年
生物质炭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壤改良剂,不仅可以维持土壤肥力、改善土壤退化和污染,也可提升作物长势及生产效率。以松嫩平原黑土区为研究对象,设置了3种生物质炭施加水平[C5(5 t·hm^(-2)), C10(10 t·hm^(-2)), C15(15 t·hm^(-2))],各水平设置下3种施加方案[F1(秋季施加), F2(春秋两季各施加一半), F3(春季施加)],同时设置1组对照[BL(无生物质炭施加)],共计10种处理。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夏玉米Zea mays植株根系特征、氮素空间分布状况、根系呼吸强度以及氮素利用效率等指标差异,构建生物质炭用量与氮素利用效率以及收获指数之间的关联函数,进而阐述生物质炭调控模式与作物生产效率之间的作用关系,为寻求生物质炭合理、高效利用的管理模式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夏玉米根系长势受生物质炭调节的影响较大,其中C5F1, C10F1和C15F1处理条件下植株根系长度分别相对于BL处理增加了1 009.10, 1 640.05和1 270.24 cm, C10水平效果较为明显。同时,在F2和F3方案下, 3种不同生物质炭用量处理表现出相同的规律;生物质炭的调控作用有效抑制了土壤氮素的无效流失,并且在C10F1处理条件下,土壤的固氮效果达到最优;生物质炭的保水性和保肥性提升了作物根系的呼吸强度,随着生物质炭的施入量增加,作物呼吸强度效果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适宜地增加生物质炭的用量可以有效提升植株根系的代谢活动;生物质炭的调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作物产量的积累,随着生物质炭施入量的增加以及施入方案的调整, C10F1处理条件下的作物产量、氮素利用效率以及收获指数最高。另外,生物质炭的施入量与作物产量、氮素利用效率等指标之间具有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表明生物质炭供应与植株生产力之间存在最佳阈值。
韩晓亮王秀茹侯琨贾芳芳孙妍赵森王铭浩阎世煜马景行
关键词:土壤肥料学生物质炭根系特征氮素分布
基于多层AHP-FCE评价模型的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效益评价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实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湖北省南水北调汉江沿线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为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提取出准则层9项、方案层34项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效益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分别确定不同的指标权重,用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Multi-FCE)对3大效益分别进行评分,提出指标贡献度的概念,并应用该成果对效益评价进行分析,建立对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效益的AHP-FCE量化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实施能够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AHP-FCE模型的评价体系能够较为全面的覆盖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各个效益点,客观反映重大工程项目效益实际情况,评价更具科学合理、系统与可靠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具有相互促进或相互牵制的特点。研究对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效益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生产实际意义。
曾涛吕婧史佳良韩晓亮赵森孙妍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华北土石山区砾石覆盖对土壤溅蚀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为探讨降雨强度和砾石覆盖度与土壤溅蚀的关系,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采用自主设计的圆形溅蚀板定量研究不同砾石覆盖度(0、5%、10%、15%、20%)、不同降雨强度(40、80和120 mm/h)对土壤溅蚀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砾石覆盖度下,溅蚀量与降雨强度成线性正相关;在相同降雨强度下,溅蚀量随砾石覆盖度的增加呈指数递减趋势;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土壤溅蚀量受砾石覆盖度影响的程度减小;土壤溅蚀量随溅蚀距离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土粒飞溅距离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砾石覆盖对抑制溅蚀具有重要影响。
王葆马俊明程金花于心怡戴矜君吕佩忆韩晓亮
关键词:土壤溅蚀降雨强度
无人机遥感数据处理模型的计算精度分析——以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为例被引量:13
2019年
无人机遥感技术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特别是在计算弃土场面积和弃土量等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监测效率和精度,但不同的无人机遥感数据处理模型的计算精度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对各数据处理模型的精度进行对比。作者以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为依托,选取5个典型弃土场,构建6组无人机遥感数据处理模型:Pho-Glo、Pho-Loc、Pho-Con、Pix-Glo、Pix-Loc、Pix-Con,对每个弃土场的面积、弃土量进行计算,对比分析不同模型计算结果的精度。结果表明:计算面积精度最高的模型为Pix-Con,误差为1. 23%,精度最低的模型为PhoGlo,误差为5. 57%;计算弃土量精度最高的模型为Pix-Con,误差为2. 97%,精度最低的模型为Pho-Loc,误差为10. 28%。建议在生产建设项目中推广使用Pix-Con无人机遥感数据处理模型。
阎世煜王秀茹王霄韩晓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