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琦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复合材料
  • 5篇复合材
  • 2篇直浇道
  • 2篇陶瓷颗粒
  • 2篇铸铁
  • 2篇缓冷
  • 2篇浇道
  • 2篇复合材料板
  • 2篇板锤
  • 2篇半模
  • 1篇电商
  • 1篇液态模锻
  • 1篇有限元
  • 1篇增强铁基复合...
  • 1篇韧性
  • 1篇生鲜
  • 1篇铁基
  • 1篇铁基复合材料
  • 1篇凝固
  • 1篇凝固压力

机构

  • 7篇北京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董琦
  • 5篇邢书明
  • 3篇邱博
  • 2篇邱博
  • 1篇鲍培玮
  • 1篇刘宇

传媒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工程科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复合材料板锤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板锤的制备装置及方法。制备装置包括:浇口杯、板锤模腔、左半模、右半模、直浇道腔、陶瓷颗粒腔、压头、锁模座、模底板和下顶块;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板锤模腔和陶瓷颗粒腔预热至150~250℃,...
邢书明董琦邱博
文献传递
一种复合材料板锤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板锤的制备装置及方法。制备装置包括:浇口杯、板锤模腔、左半模、右半模、直浇道腔、陶瓷颗粒腔、压头、锁模座、模底板和下顶块;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板锤模腔和陶瓷颗粒腔预热至150~250℃,...
邢书明董琦邱博
文献传递
挤压铸造钢铁及其复合材料零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6
2017年
钢铁零件成形制造是制造业的基础,挤压铸造成形钢铁及其复合材料具有绿色、环保、高品质的特点,代表了钢铁零件成形制造的新方向。论述了近年来在挤压铸造钢铁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挤压铸造轧辊、耐磨复合板锤、衬板、制动盘以及其他钢铁零件的技术原理、工艺方案和未来应用前景。
邢书明董琦邱博刘宇鲍培玮
关键词:钢铁零件复合材料
宏观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4
2018年
颗粒与基体之间难以均匀稳定的混合以及二者的界面结合强度较差是限制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以及推广应用的共性关键问题,而目前的主要解决措施"预制体法"以及"润湿化预处理技术"又存在生产效率较低、制备成本较高等问题.基于此,在液态模锻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做预制体、也不进行润湿化预处理的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新技术——"随流混合+高压复合"技术,并采用此方法成功制备了复合效果良好的ZTA/Km TBCr26抗磨复合材料.研究了ZTA/Km TBCr26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硬度以及冲击性能,发现复合材料内部颗粒分布比较均匀,颗粒与Km TBCr26基体的结合紧密,属于微机械啮合.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与单一金属基体相比显著降低,冲击断口形貌显示材料的断裂是沿颗粒内部扩展的,没有出现颗粒的整体脱落,说明陶瓷颗粒与金属基体具有比较高的结合强度.考察了ZTA/Km TBCr26复合材料与单一Km TBCr26的干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低载荷条件下ZTA/Km TBCr26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是Km TBCr26的1.82倍,而高载荷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则是Km TBCr26的3.3倍.
邱博邢书明董琦
关键词:复合材料抗磨铸铁液态模锻冲击韧性
基于需求量预测的生鲜电商企业中心仓与前置仓选址研究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和冷链物流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热衷于通过互联网购买生鲜食品,2019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已达3225亿元。生鲜电商企业在迎来黄金发展期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生鲜食品货损率高、冷链物流...
董琦
凝固压力对铬系白口铸铁凝固组织及耐磨性能的影响
加压铸造技术用于合金铸造,可以通过改变凝固参数来优化合金的凝固组织,提高合金力学性能。铬系白口铸铁的耐磨性受限于其凝固组织中粗大、连续的碳化物,而碳化物的形貌与分布与合金的凝固参数有关。以PF1214板锤试件作为实验对象...
董琦
关键词:铬系白口铸铁凝固组织耐磨性能凝固压力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表征:理论模型、有限元模拟和实验测试被引量:6
2019年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在这类材料中,增强相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情况是影响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界面结合强度是衡量界面结合情况最重要的定量化指标。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许多测量复合材料界面强度的方法,包括早期就已经提出并一直沿用的微观力学测试方法,如单纤维拉出法、单纤维断裂法和微粘结测试法等,以及以材料宏观性能来评价界面应力状态的宏观实验方法,如横向弯曲实验、横向拉伸实验以及导槽剪切实验等。根据测量过程是否需要对界面进行破坏又可以分为声发射技术、声显微技术、拉曼光谱等技术的非破坏性方法以及一些需要破坏界面从而达到测量目的的破坏性方法。虽然诸多学者对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测量与表征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这些测试方法基本上都是基于纤维增强金属复合材料的成果,对于颇有前景的颗粒增强金属复合材料而言,这些测试手段却因颗粒增强相在形状和尺度上的特殊性而难以奏效,从而造成定量表征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相关研究的发展较为缓慢。为了解决颗粒增强相与金属基体界面强度难以测量的问题,许多研究者在建立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模拟的方法来表征界面的结合强度。这种方法可以用来预测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在建模及计算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对颗粒增强相的形状、分布状态以及界面的形变方式进行了简化处理,导致其结果与实际情况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们开始寻求通过实验测试的方法来定量表征颗粒与金属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也就是通过测量界面处的剪切强度或拉伸强度来表征界面的结合强度�
邱博邢书明董琦
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