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雨辰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细胞
  • 2篇急性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白血...
  • 1篇凋亡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诱导凋亡
  • 1篇增殖
  • 1篇三尖杉酯碱
  • 1篇内质网
  • 1篇细胞凋亡
  • 1篇细胞性
  • 1篇细胞增殖
  • 1篇粒细胞
  • 1篇粒细胞性

机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赵雨辰
  • 3篇杨明珍
  • 2篇夏雷鸣
  • 1篇陈晓文
  • 1篇郭婷婷
  • 1篇夏亮
  • 1篇宋玲
  • 1篇鲍静
  • 1篇夏海龙
  • 1篇夏瑞祥
  • 1篇刘飞
  • 1篇钱伟

传媒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PI3K、P-AKT和ENTPD5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PI3K、AKT的活化形式P-AKT和内质网酶ENTPD5蛋白在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111例AL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78例(初治组48例,复发组10例,...
宋玲杨明珍赵雨辰夏雷鸣刘飞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文献传递
高三尖杉酯碱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SHI-1细胞株诱导凋亡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高三尖杉酯碱(HHT)作用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SHI-1细胞株的机制,是否可抑制SHI-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了解HHT对AML-M5 SHI-1细胞膜电位的影响,即其诱导的细胞凋亡是否通过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实现。方法将不同浓度(5、10、50、100、500μg/L)的HHT作用SHI-1细胞,瑞氏染色观察细胞镜下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CCK-8法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线粒体染料JC-1活细胞染色)检测线粒体跨膜膜电位(Δψm)变化。结果 HHT能有效抑制SHI-1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细胞凋亡率、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P<0.05)。流式细胞仪线粒体膜电位结果表明,HHT作用后存在明显荧光变化,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并呈浓度相关性。结论 HHT可抑制AML-M5 SHI-1细胞株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其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实现。
赵雨辰杨明珍
关键词:高三尖杉酯碱SHI-1细胞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评价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接受含伊沙佐米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其中复发/难治(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MM)患者38例,硼替佐米初始诱导治疗有效而因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AEs)转换治疗患者42例,治疗方案为含伊沙佐米的两药或三药方案。评价伊沙佐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RRMM患者总体反应率(ORR)为50%,≥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为21.05%;转换治疗患者ORR为83.33%,与转换前ORR(78.57%)相比,缓解率进一步提高,其中45.24%(19/42)患者缓解加深;主要的血液学AEs包括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以及贫血,非血液学AEs主要是腹泻和乏力等。结论:伊沙佐米对RRMM、硼替佐米不耐受MM均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鲍静陈晓文夏亮赵雨辰夏瑞祥夏海龙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安全性
PTEN、BMI-1、CIP2A、ALOX-5、TWIST-1及PML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各分期表达差异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PTEN、BMI-1、CIP2A、ALOX-5、TWIST-1及PML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同时初步评价Sokal积分在分子生物学水平预后效力。方法运用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测定107例骨髓标本[CML慢性期(CP)患者64例,进展期患者23例,对照组20例]GAPDH、PTEN、BMI-1、CIP2A、ALOX-5、TWIST-1及PML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CP、进展期包括加速期(AP)及急变期(BP)患者骨髓中上述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BMI-1、CIP2A及TWIST-1基因在AP/BP组表达明显增高,与C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6、-5.096、-2.714,P<0.05)。按Sokal积分进行危险度分层后,上述基因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MI-1、CIP2A及TWIST-1基因在CML进展过程中明显增高,提示与疾病进展有关。Sokal预后系统结合相关分子生物学指标评价预后或许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钱伟杨明珍夏雷鸣郭婷婷赵雨辰谢研研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