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珊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奶牛
  • 5篇发酵床
  • 4篇牛舍
  • 4篇奶牛舍
  • 2篇垫料
  • 2篇羊草
  • 2篇饲养
  • 2篇瘤胃
  • 2篇发酵床饲养
  • 1篇动物
  • 1篇动物育种
  • 1篇毒素
  • 1篇性状
  • 1篇畜禽
  • 1篇畜禽育种
  • 1篇育种
  • 1篇生物发酵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发酵
  • 1篇体外培养

机构

  • 8篇扬州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新疆农垦科学...
  • 1篇泗阳县畜牧兽...

作者

  • 8篇王珊
  • 7篇王梦芝
  • 7篇张振斌
  • 2篇毛永江
  • 2篇冀德君
  • 2篇张晓庆
  • 1篇霍永久
  • 1篇孙伟
  • 1篇倪俊芬
  • 1篇孙伟

传媒

  • 4篇家畜生态学报
  • 2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奶牛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夏季发酵床牛舍与拴系式牛舍环境指标的差异性比较被引量:10
2018年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夏季发酵床养殖模式奶牛舍与拴系式养殖模式奶牛舍内环境指标的差异。测定了牛舍的温度、噪声、相对湿度、氨气浓度和细菌密度等环境指标,并分析了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发酵床牛舍的细菌密度为0.10×10~4个/m^3,极显著低于拴系式牛舍的2.33×10~4个/m^3(P<0.01);氨气浓度为3.92mg/m^3,也极显著低于拴系式牛舍的9.68mg/m^3(P<0.01);噪声强度为57.6d B,极显著低于拴系式牛舍的65.3d B(P<0.01);但温湿度、温湿度指数以及其他指标在两种牛舍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另外,拴系式牛舍内的温度和噪声存在显著相关关系(Sig.(2-tailed)<0.05)。综上,发酵床牛舍的环境细菌浓度、噪声强度与氨气浓度较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奶牛的舒适度。
甄永康张振斌王珊冀德君李佩真王梦芝贡玉清
关键词:发酵床养殖奶牛舍环境指标
染色体外环形DNA研究进展及其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染色体外环形DNA(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eccDNA)指来源于基因组DNA并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它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eccDNA在数目、序列长度和基因组来源上存在很大差异,其功能也不尽相同,包括端粒可变延长、rDNA拷贝数维持、衰老、耐药性和肿瘤发生等,eccDNA与畜禽表型相关性已有报道。本文综述了eccDNA的分类、产生机制、功能研究和鉴定方法等,并就eccDNA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曹修凯王珊葛玲张卫博孙伟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分子标记动物育种
春季发酵床奶牛舍和栓系奶牛舍环境卫生指标、奶牛舒适度的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本研究旨在比较春季发酵床与栓系式奶牛舍舍内的环境卫生和牛只舒适度。发酵床牛舍垫料由木屑和稻壳按4:1混合均匀铺制,厚度约30 cm,并接种有效微生物群(EM)菌种,饲养30头荷斯坦奶牛;栓系式牛舍为半开放式,由混凝土浇制的水泥地面,厚度为8 cm,饲养100头荷斯坦奶牛。测定发酵床与栓系式奶牛舍舍内的环境卫生、奶牛舒适度,发酵床奶牛舍垫料的物理、化学等指标。结果表明:发酵床奶牛舍牛的躺卧率为75.77%,显著高于栓系牛舍;发酵床奶牛舍噪音为42.42 dB,显著低于栓系牛舍;温湿指数(THI)显著高于栓系牛舍;相对湿度为73.83%,显著高于栓系牛舍;发酵床奶牛舍垫料的深度与粗灰分含量间、表层温度与深层温度间、深层温度与吸附水含量间、pH与碳含量间、垫料表层温度与舍内氨气浓度、舍内光照与舍内的温度、THI存在显著相关。综上,相对于栓系牛舍,发酵床牛舍内的噪音较低,奶牛的躺卧率较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奶牛的舒适度;发酵床奶牛舍垫料的温度与其舍内氨气浓度显著相关,可能通过影响微生物活动进而影响牛舍的空气质量。
顾亚兰张振斌王珊甄永康李佩真毛永江王梦芝贡玉清
关键词:垫料
长三角地区冬季发酵床饲养与栓系式饲养奶牛泌乳性能和舒适度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本试验旨在比较长三角地区冬季发酵床与栓系式饲养奶牛泌乳、健康性能和舒适度等差异。于2018年1月21—27日在长三角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选择发酵床牛舍与栓系式牛舍的健康的4岁、2胎次、泌乳天数150 d左右荷斯坦奶牛各10头,检测泌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舒适度。结果表明:发酵床与栓系式饲养奶牛的产奶量、乳品质、血常规指标无显著差异;在血液生化指标上,发酵床饲养奶牛胆碱酯酶和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栓系饲养奶牛;在舒适度指标上,发酵床饲养奶牛卧床躺卧率(75.05%)显著高于栓系式饲养奶牛(64.74%),其牛舍相对湿度(70.63%)也显著高于栓系式牛舍(61.58%),但卧床站立率(7.89%)极显著低于栓系式饲养奶牛(35.26%)。综上,长三角地区冬季发酵床饲养奶牛能在保持泌乳性能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奶牛的躺卧舒适度。
张振斌王珊顾亚兰甄永康李佩真毛永江王梦芝贡玉清
关键词:发酵床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
麻叶荨麻和羊草比例对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发酵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试验旨在研究麻叶荨麻和羊草比例对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以底物中麻叶荨麻:羊草比例分5组:0∶100(A)、30∶70(B)、50∶50(C)、70∶30(D)、100∶0(E)进行瘤胃微生物体外培养。在培养后0、1、3、6、12、24h采集瘤胃液并检测其发酵参数。试验结果表明:(1)pH:1、3、6h的都以A组和C组的较高,并以C组的最高(P<0.05);(2)NH_3-N浓度:3、6、12、24h的以D组和E组的较高(P<0.05);(3)微生物蛋白(MCP):1、3、6、24h的MCP含量以A组和C组的较高(P<0.05),并以C组的最高(P<0.05);(4)产气量:0~1h、1~3h的以A组、B组和C组的较高(P<0.05),其中以C组的最高(P<0.05);(5)24hNDF降解率以C组的最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底物中麻叶荨麻和羊草以50∶50比例的pH较高、氨氮浓度较低,同时该组的微生物蛋白含量、产气量和24h NDF降解率也较高,表明了该比例利于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的发酵和底物的降解。
王珊史良峰张振斌王梦芝张晓庆
关键词:荨麻羊草体外发酵瘤胃微生物
麻叶荨麻、羊草组合对乌珠穆沁羔羊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麻叶荨麻和羊草组合对乌珠穆沁羔羊表观消化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32只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乌珠穆沁羔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日粮1(天然牧草)、日粮2(羊草∶荨麻=1∶0)、日粮3(羊草∶荨麻=0∶1)、日粮4(羊草∶荨麻=1∶1)等进行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2周、正试期2个月。结果表明,日粮3组30d的干物质消化率、有机物消化率、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低于日粮2组(P<0.05),但在60d时的差异皆不显著(P>0.05);日粮4组在30d和60d的NDF消化率显著高于日粮2组(P<0.05);日粮3组在30d和60d的瘤胃液氨氮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日粮组(P<0.05),总VFA浓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乙丙比显著高于日粮2组(P<0.05);日粮3组的瘤胃液细菌蛋白在30d低于日粮2组,但瘤胃液总微生物蛋白含量及pH在各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荨麻与羊草比例为1∶1时不影响乌珠穆沁羔羊的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纤维类物质的消化率。
张振斌史良峰王珊王梦芝张晓庆倪俊芬
关键词: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
南方地区发酵床奶牛舍四个季节舍内环境卫生指标比较被引量:1
2020年
试验旨在比较分析南方地区发酵床奶牛舍四个季节舍内环境卫生指标。主要测定了舍内温度、相对湿度、噪音、细菌密度、氨气浓度和温湿度指数等指标并分析了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温度在四季间差异显著(P<0.05),夏季高达32.43℃,冬季低至1.53℃;春季、夏季和秋季的相对湿度显著高于冬季(P<0.05);温湿度指数(THI)在四季间差异显著(P<0.05);夏季和冬季的噪音显著高于春季和秋季(P<0.05);春季和秋季的细菌密度显著高于夏季和冬季(P<0.05);夏季氨气浓度为3.92 mg/m^3,显著高于其他季节的(P<0.05)。相关分析表明,一年中,牛舍温度与THI呈正高度相关关系(P<0.01),其余指标间相关性不高(|r|<0.70)或不相关(P>0.05)。另外,季节内的环境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秋、冬季的温度和THI间皆呈正相关(P<0.01),冬季的温度与细菌密度呈正相关(P<0.05);春季的THI、噪音和细菌密度三者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秋季的氨气浓度与噪音高度也呈正相关关系(P<0.01)。综上,南方地区发酵床奶牛舍内,四季的环境卫生指标均达到了卫生标准,但夏季THI较高为85.36,奶牛易处于中度热应激状态。
甄永康张振斌顾亚兰王珊霍永久冀德君李佩真王梦芝贡玉清
关键词:发酵床饲养奶牛舍环境卫生
发酵床奶牛舍垫料理化性状和霉菌毒素的季节与方位变化被引量:5
2021年
该文旨在研究发酵床饲养模式奶牛垫床垫料的理化和霉菌毒素指标的季节变化与方位差异。试验采集某发酵床奶牛舍不同季节和不同方位的垫床垫料,并进行理化指标和霉菌毒素的测定。结果表明:秋(554.14 g)冬(516.26 g)季节垫料的容重显著高于春夏季节(P<0.05);春(36.67 cm)夏(37.50 cm)垫床的深度显著高于秋冬(P<0.05);但垫料的pH(7.11~7.40)在季节间和方位间皆无显著差异(P>0.05);夏季垫料的含水量(48.06%)显著低于其他3个季节(P<0.05);春季垫料的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季节(P<0.05);秋季垫料的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季节(P<0.05),计算碳氮比在37.99~53.31:1范围变化;但磷含量在季节间和方位间皆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霉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B 1、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等在季节间和方位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冬季的赤霉烯酮含量显著高于春季与秋季(P<0.05)。综上,该发酵床奶牛舍垫床垫料的pH为7.11~7.40、含水率为48.06%~62.32%、碳氮比为37.99~53.31:1,且霉菌毒素的含量较低,适合于奶牛养殖排泄物的发酵降解。
王珊顾亚兰张振斌张振斌陈逸飞王梦芝王梦芝
关键词:奶牛发酵床垫料霉菌毒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