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斌
- 作品数:20 被引量:79H指数:7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春季发酵床奶牛舍和栓系奶牛舍环境卫生指标、奶牛舒适度的研究被引量:11
- 2021年
- 本研究旨在比较春季发酵床与栓系式奶牛舍舍内的环境卫生和牛只舒适度。发酵床牛舍垫料由木屑和稻壳按4:1混合均匀铺制,厚度约30 cm,并接种有效微生物群(EM)菌种,饲养30头荷斯坦奶牛;栓系式牛舍为半开放式,由混凝土浇制的水泥地面,厚度为8 cm,饲养100头荷斯坦奶牛。测定发酵床与栓系式奶牛舍舍内的环境卫生、奶牛舒适度,发酵床奶牛舍垫料的物理、化学等指标。结果表明:发酵床奶牛舍牛的躺卧率为75.77%,显著高于栓系牛舍;发酵床奶牛舍噪音为42.42 dB,显著低于栓系牛舍;温湿指数(THI)显著高于栓系牛舍;相对湿度为73.83%,显著高于栓系牛舍;发酵床奶牛舍垫料的深度与粗灰分含量间、表层温度与深层温度间、深层温度与吸附水含量间、pH与碳含量间、垫料表层温度与舍内氨气浓度、舍内光照与舍内的温度、THI存在显著相关。综上,相对于栓系牛舍,发酵床牛舍内的噪音较低,奶牛的躺卧率较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奶牛的舒适度;发酵床奶牛舍垫料的温度与其舍内氨气浓度显著相关,可能通过影响微生物活动进而影响牛舍的空气质量。
- 顾亚兰张振斌王珊甄永康李佩真毛永江王梦芝贡玉清
- 关键词:垫料
- 肽类添加剂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25年
- 肽是由氨基酸组合连接的活性物质,不仅具有营养性作用,而且具备特定的生物活性功能。肽对机体的活性作用表现在促进养分吸收和代谢、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和维护肠道健康等方面。在动物生产中,肽能够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生产力、维持健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成为21世纪的研究热点。本文聚焦于肽和反刍动物,旨在综述各种肽类物质尤其是活性小肽的作用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反刍动物生产中肽的应用提供参考。
- 钟新皇张振斌蔡青和王梦芝
- 关键词:反刍动物
- 白菜尾菜与稻草秸秆混合青贮饲料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处理的白菜尾菜与稻草秸秆混合青贮饲料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底物为4种不同处理的青贮饲料,青贮45 d:对照组(秸秆:尾菜为10:0;无添加剂),1组、2组、3组的秸秆∶尾菜均为4:6,但添加剂分别为植物乳杆菌0.030 g/kg和纤维素酶0.200 g/kg、植物乳杆菌0.035 g/kg和纤维素酶0.250 g/kg、植物乳杆菌0.040 g/kg和纤维素酶0.300 g/kg,进行体外瘤胃发酵36 h,测定pH、氨氮浓度、微生物蛋白浓度等发酵参数。结果表明:培养期间,各组的pH在6.77~6.94、氨氮浓度在20.09~44.39 mg/100mL;在12 h、36 h时,2组的微生物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组;在36 h时,2组和3组的原虫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也较高。综上,2组和3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发酵性能,其中,以第2组采用秸秆:尾菜为4:6、植物乳杆菌0.035 g/kg和纤维素酶0.250 g/kg的组合处理青贮饲料较为适宜。
- 常荣鑫戚如鑫史剑云张振斌王梦芝
- 关键词:稻草秸秆混合青贮瘤胃发酵
- 散养式和栓系式奶牛舍冬季环境卫生指标差异比较被引量:1
- 2020年
- 该研究比较了冬季散养式和栓系式奶牛舍环境卫生指标的差异,测定了牛舍的温度、噪音、相对湿度、细菌密度及氨气等环境指标,并分析了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散养式牛舍的相对湿度指数为62.02%,显著高于栓系式奶牛舍的44.30%(p<0.05);细菌密度为2.86×104个/m^3,显著低于栓系式奶牛舍的12.77×10~4个/m^3(p<0.05);氨气浓度为0.19μg/m^3,显著低于栓系式奶牛舍的0.74μg/m^3(p<0.05);温度、噪音、温湿度指数等在2种牛舍间无显著差异。另外,散养式牛舍内的噪音与温湿度指数、噪音和温度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Sig.(2-tailed)<0.05)。栓系式牛舍内的相对湿度与温湿度指数、相对湿度和氮氨浓度、相对湿度和温度、温湿度指数和温度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Sig.(2-tailed)<0.05)。因此,在冬季的环境下,散养式牛舍的环境细菌和氨气浓度较栓系式牛舍低,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奶牛养殖环境的卫生状况。
- 韩志蕾甄永康张振斌顾亚兰冀德君王梦芝
- 关键词:奶牛环境指标
- 基于体外法评估稻草尾菜混贮饲料与精料的组合效应被引量:1
- 2022年
- 试验旨探讨不同比例精料与稻草尾菜混贮饲料的组合效应,从而确定二者的最佳比例。试验以5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湖羊为瘤胃液供体,精料(玉米、豆粕、麦麸)与稻草尾菜混贮饲料按照0:100(C0组)、30:70(C30组)、50:50(C50组)、70:30(C70组)、100:0(C100组)的比例配制混合日粮作为底物,在体外进行连续48 h的产气培养以及批次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48 h时,理论最大产气量、潜在产气量、累积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DMD)、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比例均随着精粗比的增加升高(P<0.05);在8、12、24、48 h,pH随着精粗比增加而降低(P<0.05),C100组在培养24 h之后,瘤胃液达到酸中毒状态;C50组、C70组培养液的微生物蛋白(MCP)和氨态氮(NH3-N)差异不显著;在12、24、48 h时,C100组的丙酸和丁酸比例高于其他各组(P<0.05);C30组、C50组和C70组都产生了综合正组合效应,C50组的组合效应值最高。由此可见,混贮饲料与精料的组合有利于改善体外瘤胃的发酵特性,稻草尾菜混贮饲料和精料的最佳比例是50:50。
- 李闯陈宁张振斌陈逸飞于翔王梦芝
- 关键词:精料体外瘤胃发酵
- 长三角地区冬季发酵床饲养与栓系式饲养奶牛泌乳性能和舒适度研究被引量:11
- 2019年
- 本试验旨在比较长三角地区冬季发酵床与栓系式饲养奶牛泌乳、健康性能和舒适度等差异。于2018年1月21—27日在长三角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选择发酵床牛舍与栓系式牛舍的健康的4岁、2胎次、泌乳天数150 d左右荷斯坦奶牛各10头,检测泌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舒适度。结果表明:发酵床与栓系式饲养奶牛的产奶量、乳品质、血常规指标无显著差异;在血液生化指标上,发酵床饲养奶牛胆碱酯酶和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栓系饲养奶牛;在舒适度指标上,发酵床饲养奶牛卧床躺卧率(75.05%)显著高于栓系式饲养奶牛(64.74%),其牛舍相对湿度(70.63%)也显著高于栓系式牛舍(61.58%),但卧床站立率(7.89%)极显著低于栓系式饲养奶牛(35.26%)。综上,长三角地区冬季发酵床饲养奶牛能在保持泌乳性能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奶牛的躺卧舒适度。
- 张振斌王珊顾亚兰甄永康李佩真毛永江王梦芝贡玉清
- 关键词:发酵床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
- 知识经济背景下饲料企业关键性人才激励机制研究被引量:9
- 2021年
-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饲料企业间的竞争逐渐转变成关键性人才的竞争。饲料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发展,就需要吸引和留存更多的关键性人才。目前很多饲料企业在关键性人才的激励机制方面存在问题,本文就此展开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知识经济背景下饲料企业构建关键性人才激励机制的有效措施,以期推动饲料企业的长远发展。
- 王梦芝张振斌赵静雯王洪荣
- 关键词:知识经济激励机制
- 缓释尿素制备工艺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尿素在反刍动物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直接饲喂尿素也存在一些弊端。尿素在瘤胃中降解过快,产生的氨无法被瘤胃中的微生物及时有效地利用而大量积累,容易引起氨中毒,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尿素缓释技术及其产品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尿素常用的包被材料、缓释技术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效果,以为缓释尿素在反刍动物生产中更好地运用提供参考。
- 王梦芝杨斯涵刘福元刘福元张振斌
- 关键词:缓释尿素包被反刍动物
- 夏季发酵床牛舍与拴系式牛舍环境指标的差异性比较被引量:10
- 2018年
-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夏季发酵床养殖模式奶牛舍与拴系式养殖模式奶牛舍内环境指标的差异。测定了牛舍的温度、噪声、相对湿度、氨气浓度和细菌密度等环境指标,并分析了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发酵床牛舍的细菌密度为0.10×10~4个/m^3,极显著低于拴系式牛舍的2.33×10~4个/m^3(P<0.01);氨气浓度为3.92mg/m^3,也极显著低于拴系式牛舍的9.68mg/m^3(P<0.01);噪声强度为57.6d B,极显著低于拴系式牛舍的65.3d B(P<0.01);但温湿度、温湿度指数以及其他指标在两种牛舍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另外,拴系式牛舍内的温度和噪声存在显著相关关系(Sig.(2-tailed)<0.05)。综上,发酵床牛舍的环境细菌浓度、噪声强度与氨气浓度较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奶牛的舒适度。
- 甄永康张振斌王珊冀德君李佩真王梦芝贡玉清
- 关键词:发酵床养殖奶牛舍环境指标
- 麻叶荨麻和羊草比例对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发酵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试验旨在研究麻叶荨麻和羊草比例对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以底物中麻叶荨麻:羊草比例分5组:0∶100(A)、30∶70(B)、50∶50(C)、70∶30(D)、100∶0(E)进行瘤胃微生物体外培养。在培养后0、1、3、6、12、24h采集瘤胃液并检测其发酵参数。试验结果表明:(1)pH:1、3、6h的都以A组和C组的较高,并以C组的最高(P<0.05);(2)NH_3-N浓度:3、6、12、24h的以D组和E组的较高(P<0.05);(3)微生物蛋白(MCP):1、3、6、24h的MCP含量以A组和C组的较高(P<0.05),并以C组的最高(P<0.05);(4)产气量:0~1h、1~3h的以A组、B组和C组的较高(P<0.05),其中以C组的最高(P<0.05);(5)24hNDF降解率以C组的最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底物中麻叶荨麻和羊草以50∶50比例的pH较高、氨氮浓度较低,同时该组的微生物蛋白含量、产气量和24h NDF降解率也较高,表明了该比例利于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的发酵和底物的降解。
- 王珊史良峰张振斌王梦芝张晓庆
- 关键词:荨麻羊草体外发酵瘤胃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