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鹏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冠脉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血管
  • 2篇造影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急诊
  • 2篇梗死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衰竭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机构

  • 6篇玉林市第一人...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玉林市妇幼保...

作者

  • 7篇吴鹏
  • 3篇王正东
  • 2篇李平
  • 2篇陈坚
  • 2篇刘明
  • 1篇黄翠娟
  • 1篇朱贤章
  • 1篇姚光
  • 1篇甘剑挺
  • 1篇邹超世

传媒

  • 1篇广西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冠脉造影正常的胸闷痛伴ST段或T波异常患者的病因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但具有典型胸闷痛且伴ST段或T波异常改变患者的病因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45例胸闷、胸痛,或同时有胸闷痛症状且伴明显ST段、T波,或ST-T异常改变患者(其中仅有胸闷者15例,典型胸痛者20例,胸闷胸痛均有者10例),冠脉造影结果采用目测法,狭窄≥50%者诊断为冠心病。结果45例患者除2例右冠脉轻度狭窄20%-30%,2例左前降支轻度狭窄25%-35%外,余冠脉均未见明显狭窄等异常。结论冠脉造影有其不足的一面,它对狭窄程度的判断依赖于与邻近的"正常"血管节段的对比,不能发现微血管的病变。不典型胸痛患者冠心病发病率较低,单凭ST段、T波或ST-T的异常改变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不具特异性。
王正东吴鹏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胸闷胸痛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应用氯吡格雷的疗效初评
2017年
目的评价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应用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9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69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34例患者应用噻氯匹啶治疗设为对照组,另外35例患者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流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轻度出血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心血管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应用氯吡格雷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吴鹏林培佑朱贤章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氯吡格雷
高血钾致极缓型窦室传导一例被引量:3
2009年
患者男性,50岁,临床诊断: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并发高钾血症,心电图检查发现极缓型窦室传导,经予利尿、高糖加胰岛素、补充钙剂等药物处理以及紧急血液透析后血钾降低,窦室传导消失,恢复正常窦性心律。
甘剑挺刘明吴鹏王正东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心律失常窦室传导
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HbA_(1c)水平与心功能及心衰发生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相对于心血管伴心衰患者生化指标变化,及前者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和心衰发生的关系。方法:收治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142例,检测HbA_(1c)浓度并分组,评价心功能分级,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衰发生率,评价HbA_(1c)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和心衰发生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程度的增高HbA_(1c)水平升高,LVEF降低;相比冠心病伴心衰患者,糖尿病伴心衰患者心功能更差,相应的生化检测结果改变更明显。糖尿病患者血糖强化治疗至HbA_(1c)<5.3%与较差的血糖控制(HbA_(1c)>8%),两者都会增加心衰的风险。结论:HbA_(1c)水平可对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有一定的预测功能。
邹超世谢钰玲吴鹏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心功能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观察组为91.8%,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较单用胺碘酮的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鹏陈坚黄翠娟林蓓佑
关键词:胺碘酮稳心颗粒
急诊PCI联合冠脉内血栓抽吸治疗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冠脉内血栓抽吸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应用的近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选择于2017年1月~2020年1月住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行急诊PCI患者123例,随机分为A组(血栓抽吸+直接支架植入)41例、B组(血栓抽吸+球囊扩张+支架植入)41例、C组(常规介入组:球囊扩张+支架植入)41例。比较TIMI3级、TMPG3级、胸痛缓解、ST抬高回落、肌酸激酶MB同工酶峰值前移14小时等发生率及住院期间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并于住院24小时及术后6月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结果:1.PCI术后A组、B组的TIMI3级、TMPG3级、胸痛缓解、ST段回落≥50%、CK-MB峰值前移14小时及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等发生率和总死亡率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2.PCI术6月后A、B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明显低于C组,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冠脉内抽吸可减少"慢血流"或"无复流"、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发生率,改善左心功能和近中期预后,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
徐忠武吴鹏李平黄流强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源性休克
冠状动脉肌桥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易患因素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肌桥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易患因素。方法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88例心肌桥患者,其中合并肌桥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者67例(A组),未合并肌桥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者21例(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肌桥长度、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心肌桥压迫程度(Nobel分级)、空腹血糖、血脂等因素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Nobel分级、收缩压、脉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心肌桥长度、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Nobel分级和脉压与是否合并肌桥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3.0569和0.9740,P值均〈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易患心肌桥,心肌桥有促发或加速肌桥前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倾向,心肌桥压迫程度、脉压与是否合并肌桥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显著相关,而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脂、心肌桥长度与是否合并肌桥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无相关性。
陈坚李平刘明姚光王正东吴鹏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动脉粥样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