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澄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主题

  • 5篇翻译
  • 2篇文学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教学
  • 1篇地铁
  • 1篇地铁一号线
  • 1篇对句
  • 1篇学法
  • 1篇译本
  • 1篇译法
  • 1篇音译
  • 1篇英汉
  • 1篇英汉翻译
  • 1篇英文
  • 1篇英文译法
  • 1篇英译
  • 1篇英语
  • 1篇英语教学
  • 1篇身体
  • 1篇说教

机构

  • 10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0篇卢澄
  • 2篇赵琦
  • 1篇卢絮
  • 1篇吴俊
  • 1篇覃耀龙
  • 1篇莫玉秀

传媒

  • 5篇广西师范学院...
  • 3篇钦州学院学报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百色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围城》中的杂合功能及其对翻译带来的挑战
2010年
杂合在文学作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却未引起翻译界足够的重视。钱钟书的《围城》中的杂合现象比较典型,杂合在《围城》中出现的功能为:增加真实感;解释说明;刻画人物;间接讽刺。杂合现象给传统的翻译定义带来了挑战。
卢澄
关键词:围城
反思身体境遇的历史变迁
2012年
以身体视角切入文学史,其实质是以人或人性发展为出发点来考察文学演变的过程。从先秦文学中自由的身体到封建文学中变异、扭曲的身体;从五四文学中觉醒、反抗的身体到革命文学中激情、战斗的身体,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集体化、静默的身体到当下消费社会里成为了商品、市场化的身体。身体的每一次变迁,它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中的不同境遇体现了文学史演变的线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发展变化的状况。
卢澄卢絮
关键词:文学身体境遇
前景化理论举要及其对翻译的启示被引量:5
2011年
"前景化"概念源于亚里士多德,经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和肖克洛夫斯基发展,终由利奇与韩礼德等形成理论。该理论对文学翻译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帮助译者发现具有美学意义的语言变异,并将其再现于译文,而这也是文学翻译的本质和译者的职责。
卢澄
关键词:前景化文学翻译
近七年听说法在大学英语界的应用研究述评被引量:2
2012年
大学英语教学界对听说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理论基础、社会背景、主要特征和教学模式、现实意义。从这四个方面对近七年的相关文献进行述评,勾画出该领域研究的现状,指出理论基础和社会背景研究存在不够深入全面的现象,主要特征和教学模式研究缺乏新意,现实意义研究有较好的突破。结合Skinner程序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运用听说法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卢澄莫玉秀
关键词:听说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
一座沟通英壮文化的桥梁——评《平果壮族嘹歌》(英文版)被引量:7
2012年
壮族嘹歌是壮族民间歌谣的精品,是壮族民间文学的经典名著,堪称中国南方民族民间第一长歌和壮族社会百科全书。《平果壮族嘹歌》英文版(共5册)是一座沟通英壮文化的桥梁,它的出版、发行将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壮文化,有利于向世界彰显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了让更多人能更好地了解该套丛书的英文版,文章主要从翻译工作的前提条件(政府重视、译者资质)、翻译视角等方面就《平果壮族嘹歌》英文版做简要评述。
吴俊卢澄
关键词:英译
论音译在英汉翻译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音译是把一种语言文本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本的翻译方法,它保留源语读音而不传达源语意义。一方面它增加目标语词汇量,实现功能对等,更精确地避免歧义,在目标语文化中保持源语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使用音译时会造成源语文化的缺失,降低了译文的可读性。合理使用音译法,可更好地进行国际文化交流。
赵琦卢澄
关键词:音译文化交流
标记理论对句法翻译的启示
2013年
本雅明指出,译者的任务是发现作用于目标语的预期效果(或意图),因为它在译文中发出了原文的回声,即译文与原文在意指方式上需尽量接近。要达到这一效果,可以通过句法的直译来实现。实践证明,标记理论有助于发现罕见的、罕用的、特殊的句法,使译者能更充分、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蕴。
卢澄
关键词:句法翻译
陌生化视角下的《警察与赞美诗》两个汉译本中辞格的对比研究
2013年
陌生化源于亚里士多德,并最终由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发展而成。该理论认为,艺术的技法是使事物"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知(审美)的难度与长度,这也是文学的本质,即文学性。陌生化理论为评析《警察与赞美诗》的两个汉译本的得失提供了另一个角度:文学翻译的目的不仅是要传递文学作品的内容或信息,而且应保留通过陌生化手法表现出的文学性。
卢澄赵琦
关键词:陌生化辞格
对《广西公共场所汉英标识英文译法》的若干思考--基于对南宁地铁一号线的调查被引量:1
2016年
《广西公共场所汉英标识英文译法》实施已七年,但从南宁市地铁一号线内公示语翻译的现状来看,其制定与实施并未起到应有的指导或参考作用。究其原因,有其自身问题,也有各部门缺乏协调与统一管理的问题,但此非广西独有,而是全国普遍存在的弊端。因此,为了避免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公示语的翻译需要一个归口部门来统一管理与协调。
覃耀龙卢澄
关键词:公示语
思果的翻译观略述
2010年
思果是著名的散文家,又是杰出的翻译家。在其长期的翻译实践中,摸索出了别具一格的翻译理念,他主张要充分发挥中华文字的优势来从事翻译事业,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1)"抵抗式"翻译,即抵抗英文的"侵略";(2)中国的中文,即用地道的中文来翻译。
卢澄
关键词:翻译观中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