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刺激
  • 2篇神经刺激仪
  • 2篇神经阻滞
  • 2篇手术
  • 2篇刺激仪
  • 1篇腰丛
  • 1篇腰丛-坐骨神...
  • 1篇腰丛联合坐骨...
  • 1篇腋路臂丛
  • 1篇腋路臂丛神经
  • 1篇腋路臂丛神经...
  • 1篇异氟醚
  • 1篇上肢
  • 1篇上肢手术
  • 1篇神经刺激器
  • 1篇神经刺激仪定...
  • 1篇内压
  • 1篇七氟醚
  • 1篇坐骨
  • 1篇坐骨神经

机构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篇马刚
  • 1篇周向阳
  • 1篇高玉华
  • 1篇谢致
  • 1篇马汉祥
  • 1篇马启明

传媒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年份

  • 3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神经刺激仪定位下的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单侧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观察31例行单侧下肢手术的病人,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行单侧坐骨神经-腰丛阻滞效果。所用局麻药均为1%利多卡因及0.5%罗哌卡因注射液,记录阻滞前基础值,阻滞后5、10及15min,切皮后5、10min,手术结束时的MAP、HR及阻滞效果、相关并发症。结果 93.5%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6.5%患者出现阻滞欠佳,给予少量咪达唑仑及芬太尼完成手术;无麻醉失败病例。神经阻滞后与基础值比较,患者HR、MAP无明显变化(P>0.05)。所有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单侧下肢手术采用单侧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是一种简易安全和效果良好的麻醉方法。
马刚马汉祥
关键词:神经刺激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下肢手术
不同浓度七氟醚对颅内压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0.5MAC、1.0MAC和1.5MAC七氟醚对颅内压(ICP)的影响,并与异氟醚相比较。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大脑半球胶质瘤切除术的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异氟醚(I)组和七氟醚(S)组,每组3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0.5MAC组、1.0MAC组和1.5MAC组,每组10例。全麻诱导前行L3-4穿刺置管测脑脊液压(CSFP)代替ICP;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测中心静脉压(CVP);右桡动脉穿刺置管测平均动脉压(MAP)。全麻诱导方案相同,诱导后分别吸入异氟醚或七氟醚,并于麻醉诱导前、异氟醚或七氟醚达预定呼气末浓度即刻、15m in、30m in时观察并记录MAP、CVP和ICP。结果七氟醚对ICP的影响呈剂量相关性增加,无论七氟醚或异氟醚,1.5MAC组的ICP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MAC值的七氟醚与异氟醚增加ICP的作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对ICP的影响与异氟醚相似,呈剂量依赖性增加ICP,超过1.5MAC的七氟醚增加ICP尤为明显。
马启明谢致马刚
关键词:七氟醚异氟醚颅内压
神经刺激仪辅助下连续肌间沟法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在神经刺激仪的辅助下,运用连续肌间沟法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方法,探讨其在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方法选择行上肢手术的患者60例,应用神经刺激仪和高度绝缘的80mm斜面阻滞针先行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并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判断术后镇痛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血压、脉搏均平稳,神经阻滞效果满意,患肢的位置感觉消失,运动消失,镇痛完全。所有患者未用任何辅助药物,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及局麻药毒性反应。术后镇痛的患者镇痛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结论神经刺激仪辅助下臂丛神经阻滞定位准确,成功率高,连续肌间沟法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能安全满意的完成上肢手术。应用肌间沟局部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满意。
周向阳马刚高玉华
关键词:神经刺激仪臂丛神经神经阻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