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篇弹条
  • 1篇断裂失效分析
  • 1篇铁路
  • 1篇扭簧
  • 1篇汽车
  • 1篇热加工
  • 1篇微裂纹
  • 1篇显微裂纹
  • 1篇显微组织
  • 1篇螺杆
  • 1篇开裂
  • 1篇开裂分析
  • 1篇45钢

机构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杨川
  • 3篇张尊乐
  • 2篇高国庆
  • 1篇罗雪香
  • 1篇崔国栋
  • 1篇秦亮
  • 1篇杜伟娟

传媒

  • 2篇金属热处理
  • 1篇热加工工艺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铁路Ⅱ型弹条制造过程中的开裂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现场考察、显微组织分析与相变点测定,分析了铁路Ⅱ型弹条在制造过程中产生裂纹的原因。结果表明弹条出现裂纹的主要原因是在弹条热挤压成形过程中,在铁素体与奥氏体两相区内挤压产生过大变形应力使弹条开裂。在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接触应力及相变应力也助长裂纹的形成。
罗雪香崔国栋杨川张尊乐
关键词:热加工开裂
45钢汽车调节螺杆断裂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45钢制造B103-0-1汽车调节螺杆,在安装过程中用紧固螺栓时,在受力不大情况下发生断裂。对断口位置形态、显微组织及硬度等利用光学显微镜、SEM及能谱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螺杆的早期断裂是因为内部有显微裂纹,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感应加热温度过高,局部组织融化所致。
杜伟娟高国庆张尊乐杨川
关键词:螺杆显微组织
汽车扭簧断裂失效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某弹簧制造有限公司采用60Si2Mn生产的扭簧,在生产过程中有大量样品发生断裂,且成品在使用过程中也有断裂现象,对这些断裂样品进行硬度、金相、扫描电镜及能谱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样品的断裂主要由树枝状组织及表面产生的显微裂纹所致;使用过程中样品的断裂主要是由于受到树枝状组织及孔洞的影响。
张尊乐高国庆秦亮杨川
关键词:扭簧显微裂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