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森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齿轮
  • 2篇涂层
  • 2篇高强度齿轮
  • 2篇表面强化技术
  • 1篇动力汽车
  • 1篇动力总成
  • 1篇对流换热
  • 1篇对流换热系数
  • 1篇汽车
  • 1篇汽车动力
  • 1篇汽车动力总成
  • 1篇热流密度
  • 1篇热系数
  • 1篇总成
  • 1篇温度场
  • 1篇模态
  • 1篇模态试验
  • 1篇摩擦磨损性能
  • 1篇接触疲劳寿命
  • 1篇换热

机构

  • 5篇河北工业大学

作者

  • 5篇陈勇
  • 5篇臧立彬
  • 5篇贾森
  • 2篇武一民
  • 1篇刘海
  • 1篇李中哲

传媒

  • 1篇机械传动
  • 1篇汽车工程
  • 1篇机械设计与研...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带磷酸锰转化涂层的自动变速器齿轮疲劳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为提高自动变速器合金钢齿轮的接触疲劳寿命,将表面转化涂层技术应用到齿轮的抗疲劳点蚀中。运用化学转化膜原理在齿轮表面生成数微米的软质磷酸锰转化涂层,利用SRV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涂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评价,采用共焦激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涂层表面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对不同配对副的齿轮接触疲劳特性进行了单对齿轮动力循环疲劳试验和自动变速器疲劳试验,对比分析两种自动变速器油对齿轮副疲劳点蚀的影响,对磷酸锰转化涂层的抗点蚀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具有磷酸锰转化涂层对齿轮副的啮合初期磨合性有明显改善,齿轮表面产生数微米的软质层,填平了齿轮表面大部分凹凸切削波纹,降低了齿面的局部最大啮合接触应力和金属表面摩擦因数,改善了齿轮啮合时的油膜和润滑状况。对不同表面加工方式的齿轮采用磷酸锰转化涂层和合理选用润滑油可大幅提高齿轮抗接触疲劳能力,可作为提高汽车变速器齿轮疲劳寿命的有效方法。
臧立彬陈勇冉立新贾森高茂忠李凯曹展
关键词:接触疲劳寿命
串联式重型混动汽车动力总成弹性体模态试验识别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以串联式重型混合汽车动力总成为研究对象,研究动力总成结构组成特征以及动力总成与整车匹配与安装位置特征,搭建起动力总成弹性模态测试分析节点模型;采用单点激励多点响应法确定在同一激励下动力总成节点模型的不同节点位置的响应情况,其中通过多点尝试法选择激振点作为模态识别主激振点;通过MAC矩阵法来分析动力总成弹性体模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结合弹性体模态测试分析结果,与匀速工况车内噪声特征来分析动力总成问题所在。
臧立彬刘海武一民陈勇李中哲贾森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测试分析
高强度汽车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被引量:29
2017年
齿轮的强度和使用寿命是制约我国汽车及其他高端机电装备国产化的重要因素。根据近年来国际上高强度汽车齿轮研究与应用成果表明,表面强化技术已经成为实现高强度齿轮的疲劳极限、疲劳耐久寿命和最佳摩擦因数等高性能要求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对齿轮主要材料中合金成分影响和齿轮弯曲疲劳和接触疲劳破损机理的研究、开发齿轮的汽车齿轮渗碳和碳氮共渗等热处理新技术、以及强力喷丸、微粒喷丸、复合喷丸、磷酸锰转化涂层、二硫化钼与微粒子复合喷涂等表面强化等新技术都越来越受到到国内外的重视。文中根据表面强化技术的最新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齿轮在应用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损伤形式以及最新的防止损伤的一些表面强化新技术,阐述了这些新技术的表面强化机理和应用效果;同时分析了高强度齿轮表面强化技术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陈勇臧立彬巨东英贾森
关键词:高强度齿轮表面强化技术
高强度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的现状及趋势
结合作者于日本工作期间及回国后在高强度齿轮领域长期的研究开发实践,系统介绍了高强度齿轮的表面强化处理技术现状,着重就典型的齿轮表面强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其成果和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在齿轮传动系统不断朝着...
陈勇臧立彬贾森
关键词:高强度齿轮摩擦磨损性能
文献传递
基于磷化涂层表面改性齿轮的温度场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为研究磷酸锰转化涂层对齿轮啮合温度的影响,综合运用齿轮啮合理论、摩擦学和传热学知识,并结合SRV摩擦磨损试验测得的涂层和非涂层情况下的摩擦因数,从而精确地计算出齿轮的摩擦热流密度、对流换热系数等边界条件及载荷;最终得到涂层前后齿轮轮齿的稳态温度场分布,并分析了转速、转矩等参数对齿轮稳态温度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涂层处理后齿轮的最高温度低于未涂层齿轮的最高温度,为齿轮的抗疲劳、抗胶合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贾森陈勇臧立彬武一民
关键词:热流密度对流换热系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