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B细胞自噬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组就诊前4周内未用药的SLE患者68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正常人和68例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后的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的自噬水平及其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补体C3、SLEDAI评分和血清Anti-ds D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SLE患者T淋巴细胞自噬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活动组(SLEDAI score≥10)SLE患者显著高于稳定组(SLEDAI score<10),且活动组中初发组(即首次确诊)显著高于复发组(P均<0.05)。而SLE患者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活动组SLE患者显著低于稳定组,且活动组中初发组显著低于复发组(P均<0.05)。相关性分析发现,SLE患者T淋巴细胞自噬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s=0.289,P<0.05),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与血清补体C3水平呈正相关(rs=0.371,P<0.01)。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5 d后,SLE患者预后良好组(SLEDAI降低≥4分)的T淋巴细胞自噬水平即可显著降低(P<0.05);治疗3 d后,SLE患者预后良好组的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即可显著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治疗前后T、B淋巴细胞的自噬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异常,其变化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有望作为疾病活动度指标和潜在的临床治疗靶标。
- 陈燕文王超王旭光冯永民安宁吴洪銮李尚妹陶静莉刘伟敬刘华锋潘庆军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T细胞B细胞自噬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h1细胞自噬相关标记物的表达
- 王超潘庆军冯永民刘伟敬刘华锋
- 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评价分析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9年6月入院的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抽签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Hs-CRP、PTH两项指标在接受不同频率血液透析后有差异,P<0.05,Hb、Hct、Alb、EPO用量指标未见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Hb、Hct水平,可以肯定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具有一定疗效,但不同频率血液透析在改善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上效果并不明显。
- 李卅立王超刘辉王曦
- 关键词:血液透析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
- 30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肾炎临床分析
- 2019年
- 目的总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肾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30例ANCA相关性肾炎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免疫功能检查,并进行肾穿刺。治疗方法主要为经激素+环磷酰胺冲击及维持治疗或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总结患者临床表现、诊断结果、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有蛋白尿、血尿,白细胞计数升高10例,肌酐升高19例。所有患者都有程度不一的低蛋白血症,贫血20例,血免疫球蛋白(IgE)水平升高18例,嗜酸性粒细胞升高18例。肾功能检查结果均异常,肾穿刺检查显示免疫复合物均呈阴性,ANCA检查结果均呈阳性。15例误诊为间质性肾炎或间质性肺炎,1例因咳痰咳嗽误诊为肺结核,误诊率53.33%。16例(53.33%)处于细胞新月体期,14例(46.67%)处于非细胞新月体期。细胞新月体期患者中75.00%经环磷酰胺+激素治疗有效,非细胞新月体期患者中28.57%经环磷酰胺+激素治疗有效,环磷酰胺+激素治疗对细胞新月体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非细胞新月体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对非细胞新月体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细胞新月体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CA相关性肾炎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进展快,临床应尽早确诊,在细胞新月体期应用激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通常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王超
- 关键词:相关性肾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环磷酰胺
- 高频超声评价肾小球滤过率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FR)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搜集2016年3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按照GFR分期分为A组GFR<60mL/(min×1.73m^2)35例;B组GFR(60~90)mL/(min×1.73m^2)38例;C组GFR>90mL/(min×1.73m^2)47例;D组为对照组40例正常人。通过高频超声测量IMT、斑块处的血管总面积(TVA)及管腔面积(LA)等指标计算重构率,比较四组间GFR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颈动脉IMT及血管重构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高频超声结果,颈动脉平均IMT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减少而增大;依据IMT、TVA、LA等指标测得A、B、C、D组血管重构率分别为85.7%,65.8%,42.6%,17.5%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GFR会导致颈动脉IMT增厚,并且影响颈动脉的血管重构;应用高频超声可评价糖尿病肾病患者GFR与颈动脉IMT及血管重构之间的关系。
- 王超
- 关键词:高频超声肾小球滤过率2型糖尿病肾病血管重构
- 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对慢性肾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评估价值
- 2021年
- 目的分析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对慢性肾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将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病血液透析者纳入血液透析组(n=40),接受腹膜透析者纳入腹膜透析组(n=40),另择同期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n=40)。比较各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颈内动脉、右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内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血流速度。结果腹膜透析组、血液透析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健康对照组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颈内动脉、右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内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血流速度低于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P<0.05),血液透析组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颈内动脉、右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内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血流速度低于腹膜透析组(P<0.05)。结论慢性肾病患者透析类型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指标可量化检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防治慢性肾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积极意义。
- 王超万多李卅立王曦
- 关键词:肾疾病肾透析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动力学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自噬现象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自噬(Autophagy)指细胞内的溶酶体降解自身细胞器和其他大分子的过程,受多种基因调控,已明确的自噬相关基因多达30余种。其中Atg5、Atg6(Beclin-1)和Atg8被证明为自噬的必要标志。Atg5与Atg12相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募集游离的LC3(Atg8)并与其形成共轭复合物,靶向定位在空泡膜上形成自噬复合体支架;Beclin-1(Atg6)既可以通过与Atg14L作用调节自噬的起始过程,也可以通过与其结合蛋白Rubicon、UVRAG形成Beclin-1:hVps34:UVRAG复合物,诱导自噬体的成熟,以及加速细胞内吞后的运输。
- 王超潘庆军刘华锋
- 关键词:自噬系统性红斑狼疮靶向定位空泡ERYTHEMATOSUS
- CRRT治疗尿毒症伴心、肺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 2019年
-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尿毒症伴心、肺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搜集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伴心、肺功能衰竭患者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已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42人作为对照组,40例已进行CRTT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改善情况、有无电解质紊乱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及离子指标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两种方式均有效果;对比两种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及各种离子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普通透析与CRRT在治疗伴心、肺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中都可以适当缓解肾功能的损害、降低尿毒症患者发生电解质紊乱的风险,但CRTT较普通透析效果好,是尿毒症伴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
- 王超
- 关键词:尿毒症心肺功能衰竭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h1细胞自噬相关标记物的表达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Th1细胞自噬相关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8例SLE患者及23例正常人外周血Th1细胞自噬相关标记物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补体C3、SLEDAI评分和血清Anti-dsD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Th1细胞自噬标记物Beclin-1和Phospho-mTOR的水平均低于正常人,而LC3的水平高于正常人(均P<0.05);活动期SLE患者Phospho-mTOR水平低于非活动期患者(P<0.05)。SLE患者Th1细胞Phospho-mTOR水平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与血清C3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Anti-dsDNA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外周血Th1细胞Phospho-mTOR和补体C3水平变化在判断SLE患者疾病活动情况时敏感性高于血清Anti-dsDNA,但特异性不如血清Anti-dsDNA。结论:SLE患者外周血Th1细胞存在自噬异常现象,且自噬相关标记物Phos-pho-mTOR的表达与病情活动度相关,有望成为评价SLE活动度的指标之一。
- 王超潘庆军冯永民刘伟敬刘华锋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TH1细胞BECLIN-1
- 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对照研究
- 2022年
- 目的:比较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20年2月选取16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展开探究分析,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对照组行普通血液透析,观察组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结果:PO_(4)、BUN、β2-MG以及ALB等指标血清溶质下降率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内瘘闭塞、心血管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经治疗后各项炎症指标均降低,两组之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FINS、FBG、Homa-IR水平两组患者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应用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优于普通血液透析,改善了血清溶质下降率。
- 李卅立王超刘辉王曦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