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明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双河南块核三段Ⅲ油组隔夹层识别及特征研究
- 2024年
- 双河油田南块油藏内部发育不同类型的隔夹层,影响油水运动及后期剩余油开采。为了进一步提高开发效率,对双河南块核三段Ⅲ油组隔夹层进行了识别并研究了隔夹层分布特征。通过测井曲线特征、交会图法及Fisher判别分析法对隔夹层进行识别,依据识别结果,绘制联井剖面图与平面图,得出隔夹层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泥质、物性、钙质3种隔夹层;泥质隔夹层分布广泛,多分布于主河道、河侧及远端河道砂体分叉处和边缘地区,以及分流河道间湾等水动力条件弱、距物源远的地区;钙质隔夹层分布于断层附近及水动力强的近物源区;物性隔夹层发育较少且分布零散。研究可为后期剩余油开发与挖潜提供依据。
- 郭省位李娇娜杨磊孙明明
- 双河油田水驱油藏特高含水期深度开发技术实践
- 2013年
- 双河油田经过30多年高效开发,目前已经进入特高含水期,综合含水达96.1%,如何持续提高采收率,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剩余油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对单砂体进行细化分类评价,重构开发单元;依托动态分析调配、有效提液、长期封堵层剩余油评价动用等技术集成,深度开发高含水主力油层,形成了双河油田特高含水期深度开发的技术对策,实现了双河油田的持续稳产,同时也为其他同类型油田持续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方向。
- 王城郭文卿李志超高启江孙明明陈洪山闻亮
- 关键词:双河油田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
- 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随着不断的深入开发,国内大部分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零散复杂,储层构型已经成为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开发效率,掌控剩余油分布规律,对储层构型进行精细解剖,明确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关系尤为重要。本文以储层地质学、沉积学及储层层次分析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钻井岩芯、测井及开发动态资料,以河南双河油田437区块核三段Ⅱ油组1、2层为例,对扇三角洲前缘储层内部构型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精细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层段扇三角洲前缘构型可划分为7级,并且复合砂体存在4种平面组合方式;基于3种砂体边界识别方法,得出单一辫状河道砂体在垂向上的3种叠置方式,即叠加式、切叠式和独立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分析可知复合砂体平面组合样式和单一砂体内部韵律性以及单一砂体之间垂向叠置样式是造成剩余油富集的主要因素,为指导研究区部署剩余油挖潜方案,以及类似沉积环境下构型解剖提供参考。
- 郑淑平李娇娜闫文琦杨磊孙明明
- 关键词: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剩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