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睿
-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皮质Bcl-2、Bax和Caspase-3的动态表达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2、Bax、Caspase-3的表达与再灌注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再灌注模型,通过TTC染色法检测模型;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2、6、12、24、48 h 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Bcl-2 mRNA在缺血再灌注2 h后表达开始增多,6 h明显增多,24 h达高峰,48 h开始减少;Bax mRNA表达较Bcl-2延后,2 h开始微量表达,6 h开始增多,增高趋势持续至48 h;Caspase-3 mRNA在6 h后微量表达,12 h略有增多,24 h明显增多,持续增高至48 h。蛋白表达的时程变化与mRNA一致。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早期,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Caspase-3表达显著,且呈增高趋势,其中Bax生成的上调与Caspase-3的激活密切相关。
- 赵航王敏曲丽莹刘春春蔡睿于海洋安林薛晓飞刘玲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凋亡
- 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皮质Bcl-2、Bax和p53的动态表达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p53mRNA和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为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神经保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5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12只)和缺血再灌注2、3、6、8、12h组(每组8只)。采用插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再灌注模型;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p53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TUNEL染色显示,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脑缺血周围区,再灌注2h后凋亡细胞开始出现,6~12h明显增多。Bcl-2、Bax和p53mRNA和蛋白的表达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呈增高趋势,Bcl-2蛋白高表达的细胞形态相对完整,Bax和p53蛋白高表达的细胞受损严重。Bcl-2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Bax和p53出现的早。结论:Bcl-2蛋白的表达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早期调控促进Bcl-2的表达并减少Bax和p53的表达,对降低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神经细胞的损伤有重要作用。
- 许妍妍刘丽莉刘春春蔡睿田佳怡刘玲高振平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