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美托咪定对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开胸手术单肺通气的患者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25)和实验组(n=25),对照组采取常规麻醉,实验组在常规麻醉中增加Dex的静脉注射。记录2组平均动脉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率,对比进入手术时刻(T1),注射右美托咪定15分钟时刻(T2)、气管插管后时刻(T3)、切皮时刻(T4)、单肺通气时刻(T5)和术毕时刻(T6)的生命体征,对比T1、T5、T6、T7的外周血TNF-α、IL-6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T1和T6时刻与实验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2、T3、T4、T5四个时刻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TNF-α水平在T1时刻为(33.6±0.7),而实验组为(33.4±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1,P=0.352);实验组在T5、T6和T7时刻的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IL-6水平在T1时刻为(8.7±0.6),而实验组为(8.8±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9,P=0.558);实验组的IL-6水在T5时刻、T6时刻、T7时刻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不仅可以改善术中和术后的血流状况,同时还可以抑制炎症因子,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
- 王瑛郭春燕陈冬梅范玲玲韩志强
- 关键词:开胸手术单肺通气炎症因子
- 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的最佳麻醉浓度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寻患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联合氯胺酮的最佳麻醉浓度。方法:选择4~11岁拟行VSDO的室间隔缺损患儿12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n=40)。静脉注射阿托品及氯胺酮(1.0mg·kg-1)行麻醉诱导后,输注10min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然后对A、B、C三组分别静脉输注0.8、1.0、1.2μg·kg-1·h-1的右美托咪定。术中若麻醉变浅,单次追加氯胺酮0.5mg·kg-1。分别记录入室(T_0)、氯胺酮给药后1min(T_1)、5min(T_2)、输注完毕(T_3)、输注维持量15min(T_4)、术毕(T_5)、苏醒时(T_6)的BIS、BP、HR和SpO2,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呼吸抑制和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氯胺酮总用量,氯胺酮和阿托品的追加情况。结果:与同组T_0时相比,三组在T_4和T_5的BIS值降低,三组的BP值、SpO2值在T_1~T_6无统计学差异。A组的HR在T_4、T_5无统计学差异(t=0.525,P=0.601)。三组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无统计学差异。B、C组的氯胺酮总用量和追加率、呼吸抑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低于A组。B、C两组之间阿托品追加率有统计学差异,均高于A组。三组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为零。结论:4~11岁患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采用1.0mg·kg^(-1)氯胺酮行麻醉诱导,再以右美托咪定0.5μg·kg^(-1)的负荷量输注、1.0μg·kg^(-1)·h^(-1)的浓度维持,可使麻醉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是最佳的联合麻醉浓度。
- 王瑛郭春燕陈艾芳于建设韩志强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氯胺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