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倩
- 作品数:20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 一起葡萄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
- 2009年
- 陈艳萍付倩廖秀海
- 关键词:食物中毒
- 一起食源性霍乱疫情的案例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了解掌握食源性霍乱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为科学处置提供依据。方法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经、保护易感人群,落实综合防控措施。结果本次疫情报告霍乱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带菌者20例,无死亡病例,亦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加强霍乱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强有力的综合防控措施,是成功处置霍乱疫情的关键。
- 崔海浪付倩刘新忠
- 关键词:霍乱疫情处置案例分析
- 新余市流感监测标本质量评估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和评估新余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在流感样病例(ILC)选择、标本采集和保存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恰当的措施提高本地区流感监测效果。方法对哨点组和非哨点组在2013年2月-4月时期内所采集的咽拭子标本进行荧光PCR(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和病毒培养,分别计算出2组标本荧光PCR检测的阳性率、荧光PCR检测与病毒分离的阳性一致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χ2检验,哨点组和非哨点组的荧光PCR检测阳性率之间有差异,但阳性一致率之间并无差异。另外,当标本荧光PCR检测的Ct(域值循环数)值>30时病毒分离阳性率大为下降。结论新余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标本质量不高。
- 文奇潘虹刘瑞弘付倩宋利军
- 关键词:流感监测标本
- 溶剂吸收-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残留量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建立溶剂吸收-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水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组织捣碎于顶空瓶中,加入SnCl2·HCl溶液,放入水浴中反应2 h后取出冷却,用注射器加入正己烷,振摇萃取后离心取上清液,配制成5.0 mg/L的标准工作液,进行GC/MS检测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配制成5.0 mg/L的标准工作液,进行GC/MS检测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结果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的LOD为0.003 mg/kg,LOQ为0.01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5.3%~105.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9%~8.2%。119份水果样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检出16份,均未超标,含量为0.015 mg/kg^0.714 mg/kg。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回收率高,检出限低,符合分析要求,适合水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 宋利军李腾根廖秀海付倩刘瑞弘周银古
-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法水果
- 新余市甲型流感病毒M基因进化及金刚烷胺类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分析新余市2013年-2015年甲型流感病毒M基因进化及金刚烷胺类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30株甲型流感病毒,经核酸提取、one-step RT-PCR扩增M基因片段和双向序列测定,通过DNAStar5.0和Mage5.0序列分析软件获得有关数据。结果在M基因上,16株H3N2毒株、14株新型H1N1毒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99.2%、>98.8%,且与相应的疫苗推荐株高度同源,H3N2毒株与新型H1N1毒株与相应的疫苗推荐株相比较,大部分(13/16)H3N2毒株未发生变异,所有新H1N1毒株均发生1~2个氨基酸替换;30株新余市甲型流感毒株M2蛋白第31位氨基酸位点均由丝氨酸(S)突变为天冬酰胺(N)。结论新余市2013年至2015年甲型流感毒株相同亚型间M基因同源性较高,30株甲型流感毒株均具有金刚烷胺类药物抗性,对流感病毒耐药性问题应该给予重视。
- 付倩文奇周银古刘琴宋利军熊英李建雄
- 关键词:流感病毒M基因进化同源性
- ICP在生活饮用水中的应用
- 随着国家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饮用水的要求也随之提升,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利用ICP方式对生活饮用水进行全面的检测,根据其实际发展需求,建立专门的技术系统,创新饮用水管理工作程序,满足当前实际发展需求,保证自身工作...
- 付倩孙倩杨竹张小洋
- 关键词:ICP生活饮用水
- 文献传递
- QuEChERS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豆芽中的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豆芽中的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组织捣碎、乙腈提取、甲醇定容后,采用GC-MS检测2,4-D-乙酯和2,4-D-丁酯;另取甲醇定容液1 ml,经QuEChERS净化、MCS柱过滤、三氟化硼甲醇进行衍生后,采用GC-MS检测4-氯苯氧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2,4-D)、α-萘乙酸、吲哚乙酸和吲哚丁酸。结果 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0.5μg/ml^10μg/m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0.991 5。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LOD为0.01 mg/kg,LOQ为0.03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2%~97.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8%~10.1%。276份豆芽样品中,4-氯苯氧乙酸检出93份,吲哚乙酸检出70份,吲哚丁酸检出26份;2,4-D、2,4-D-乙酯、α-萘乙酸和2,4-D-丁酯4个指标在所有豆芽样品中均未检出。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回收率高,检测限低,符合分析要求,适合豆芽中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的要求。
- 宋利军付倩刘瑞弘李腾根廖秀海周银古
- 关键词: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植物生长调节剂豆芽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果中11种杀菌剂残留量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果中11种杀菌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组织捣碎于离心管中,加入乙腈,用高速组织捣碎机制备成匀浆,加入氯化钠,振荡,待液液分层后加入无水硫酸镁,迅速旋上瓶盖,振荡涡旋后离心,取上清液,加PSA涡旋混匀后离心,取上清液过滤膜,配制成10种杀菌剂(200μg/ml)和腐霉利(400μg/ml)标准工作液,进行HPLC/MS/MS检测11种杀菌剂。结果 11种杀菌剂的检出限为0. 001 mg/kg^0. 007 mg/kg,定量限为0. 003 mg/kg^0. 021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8. 2%~118. 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 3%~13. 8%。119份水果样品中,杀菌剂检出42份,均未超标,含量为0. 008 94 mg/kg^1. 48 mg/kg。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回收率高,检出限低,符合分析要求,适合水果中11种杀菌剂残留检测的要求。
- 宋利军李腾根廖秀海付倩刘瑞弘周银古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杀菌剂水果
- 荧光PCR、常规PCR和细胞培养在流感检测中的对比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比较当地已有的3种流感病毒检测方法的差异,以确定它们在不同情形下的适用方向。方法通过荧光PCR(聚合酶链反应)、常规PCR和细胞培养3种方法同时检测413份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样本,计算出它们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荧光PCR、常规PCR和细胞培养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20.34%、15.25%、11.86%;相对于荧光PCR,常规PCR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100%,细胞培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6%、99.39%;与常规PCR相比,细胞培养的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99.43%。结论 3种方法在灵敏度方面相差很大,但在特异性上几乎没有差异。由于荧光PCR和常规PCR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并且检测速度快,适用于暴发疫情的应急诊断;细胞培养作为一种经典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可以获得流感毒株,用来开展抗原性、基因特性和耐药性等深入研究。
- 文奇付倩潘虹刘琴
- 关键词:荧光PCR常规PCR细胞培养流感病毒
- QuEChERS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的10种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的10种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组织捣碎、乙腈提取、Qu ECh ERS净化、正己烷定容,配制成10.0μg/ml的混合标准工作液,采用GC检测10种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结果有机磷类农药的LOD为0.001 mg/kg^0.007 mg/kg,LOQ为0.003 mg/kg^0.021 mg/kg;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LOD为0.001 mg/kg^0.004 mg/kg,LOQ为0.003 mg/kg^0.012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9.3%~93.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9%~15.3%。50份蔬菜样品中,涕灭威检出3份,涕灭威砜检出1份,甲胺磷检出8份,乙酰甲胺磷检出4份,氧乐果检出6份,3-羟基克百威检出1份,其余农药残留指标均未检出。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回收率高,检出限低,符合分析要求,适合蔬菜中10种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 宋利军刘瑞弘李腾根廖秀海周银古付倩
- 关键词:QUECHERS气相色谱法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