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蓓妮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L-23R基因多态性与五邑地区汉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中国五邑地区汉族人群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R基因多态位点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地区汉族人群AS患者5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70名,采用Sequenom MassArray基因分型方法检测IL-23R基因多态位点,计算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s10489629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χ2=11.392,P=0.003;χ2=13.435,P=0.000),携带IL-23R基因rs2275913位点AA基因型与GG基因型比较,显著增加AS的罹患风险(OR=7.161,95%CI=1.488-34.462,P=0.014);而rs10489629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AS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中国南方五邑地区汉族人群中,IL-23R基因rs10489629多态性与AS的易感性相关,其中携带A基因增加AS的罹患风险。
- 李秀娟孙川陈卫光黄胜起许蓓妮陈建勇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多态性
- 2009年麻疹强化免疫效果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评价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所属地段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效果。[方法]2009年4月对我院所属地段8月龄至14周岁目标儿童实施一次麻疹强化免疫并对免疫结果进行分析,同时调查近3年来麻疹发生率。[结果]该次适龄儿童强化免疫接种率为97.71%;强化免疫后儿童麻疹IgG抗体的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比值明显优于强化免疫前(P<0.01);发病率由2007年、2008年的7.8/10万降到实施强化免疫接种后2009年的1.9/10万。[结论]强化易感人群麻疹疫苗接种,可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显著降低麻疹发病率。
- 杨连爱许蓓妮陈娟婷
- 关键词: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 538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和分布特征
- 2018年
- 目的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538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分布特征,为减少职业暴露,保护医务人员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江门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发生过职业暴露的538例医护务人员的年龄、性别、职业、科室、暴露的部位、时机、原因、形式、暴露源种类、职业暴露培训参与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明确职业暴露分布特征。结果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女性占83.83%(451/538),≤30岁医务人员占74.72%(402/538),护士占74.91%(403/538)。内科系统占48.51%(261/538),外科系统占32.71%(176/538)。暴露部位为手部者占89.96%(484/538);拔除动静脉针时发生职业暴露者占36.80%(198/538),丢弃或收集医疗废物时发生职业暴露者占26.95%(145/538);暴露原因为各种操作不当者占82.71%(445/538);暴露形式为针刺或割伤者占96.65%(520/538);非血源性暴露者占44.61%(240/538),血源性暴露占38.48%(207/538),血源性暴露源为乙型肝炎病毒(HBV)者占73.91%(153/207)。接受过系统职业暴露培训的人员占38.66%(208/538),接受过部分职业暴露培训的人员占61.34%(330/538)。结论发生职业暴露的538例医务人员中,女性、≤30岁、护士、内科系统、仅接受过部分职业暴露培训者占比较大,暴露部位以手部居多,职业暴露发生时机以拔除动静脉针和丢弃或收集医疗废物时为主,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为各种操作不当,暴露形式以针刺或割伤为主,非血源性暴露较血源性暴露占比稍大,血源性暴露源以HBV为主。
- 许蓓妮陈敏珊高月婵兰勇
- 持续质量改进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在医疗废物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8月-2009年2月应用CQI理论指导下对本院废物实施管理,比较实施前与实施半年后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知识掌握情况及医疗废物管理检查中出现不合格的情况。结果 CQI半年后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知识掌握合格率明显高于改进前(P<0.05);医疗废物管理检查不合格情况明显比改进前降低(P<0.01)。结论医院实施CQI可以明显提高医疗废物管理质量。
- 杨连爱陈娟婷许蓓妮
- 关键词:医疗废物护理管理
- 白细胞介素-17A及白细胞介素-17F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白细胞介素(IL)-17A基因多态性位点rs2275913及IL-17F基因多态性位点rs763780与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汉族人群AS患者4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33名,采用MassArray基因分型方法检测IL-17基因多态位点,计算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L-17A基因rs2275913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携带IL-17基因rs2275913位点A等位基因与G等位基因比较,显著增加AS的罹患风险[OR (95%CI)=2.02 (1.08,3.79)];而IL-17F基因rs763780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AS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各个基因型组的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IL-17A基因rs2275913多态性与AS的易感性相关,其中携带IL-17A rs2275913的A基因增加AS的罹患风险;IL-17F基因rs763780位点多态性与AS的易感性无关。
- 李秀娟孙川许蓓妮黄胜起陈卫光陈建勇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