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天舒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篇眼睛
  • 1篇眼镜
  • 1篇映射
  • 1篇阵列
  • 1篇直方图
  • 1篇直方图特征
  • 1篇视差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分割
  • 1篇小间距
  • 1篇积分投影
  • 1篇光场
  • 1篇LED
  • 1篇成像系统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

作者

  • 3篇王世刚
  • 3篇李天舒
  • 2篇赵岩
  • 1篇韦健
  • 1篇赵文婷
  • 1篇赵晓琳
  • 1篇武伟

传媒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眼睛与嘴部状态识别的疲劳驾驶检测被引量:23
2017年
为在驾驶员佩戴眼镜的情况下也能准确有效地检测疲劳状态,提出一种判断是否佩戴眼镜的方法,并建立了基于眼睛与嘴部状态的疲劳驾驶检测系统。对该系统中有关目标检测、特征提取与图像识别等算法进行研究。首先,采用Adaboost算法通过人脸分类器从视频帧中检测人脸区域,并根据面部器官几何分布规则粗检眼睛与嘴部区域;其次,基于大律法自适应二值化,采用垂直积分投影法判断是否配戴眼镜,根据灰度直方图统计特征值法判断戴眼镜的眼部区域状态,另外,利用似圆度判断嘴部打哈欠情况;最后,利用PERCLOS(Percentage of Eyelid Closure over the Pupil)值识别眼睛疲劳状态,利用打哈欠频率识别嘴部疲劳状态。当检测到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则及时给出疲劳警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眼镜对检测的干扰,并适用于不同光照与环境。同时,在戴眼镜情况下对于眼睛与嘴部疲劳状态的判断优于其他方法。基本满足疲劳检测系统对良好的实时性、稳定性与鲁棒性等要求。
邹昕彤王世刚赵文婷赵晓琳李天舒
关键词:直方图特征
稀疏采集集成成像系统被引量:3
2018年
针对集成成像系统采用3DS MAX虚拟采集立体元图像(EI)阵列需要摆放大规模摄像机阵列难以应用到实际这个问题,建立了稀疏采集的集成成像系统.为了提高视差计算的准确率,提出采用颜色分割和积分投影的方法求取相邻图片每个颜色物体的视差平均值作为最终视差值.首先,在3DS MAX里建立虚拟场景和微透镜阵列模型.根据立体元图像(EI)和子图像(SI)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通过先采集子图像再求取立体元图像的方法达到稀疏采集.对于渲染得到的图像采用基于颜色的图像分割法和积分投影法求取相邻图像中不同颜色物体的视差平均值,然后采用固定大小的矩形窗按照视差平均值平移截取渲染图像得到子图像.最后将子图像按顺序拼接,映射求取立体元图像用于立体显示.实验结果表明:原本需要59×41台摄像机才能拍摄得到的EI图像阵列仅需12×12台摄像机拍摄就可以得到,且立体显示效果明显.视差计算的误差率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均为0.433%,明显优于视差误差率为2.597%和4.762%的其它方法.文中方法更准确的实现方便快捷的集成成像稀疏采集系统,可用于大屏幕立体显示的EI内容采集.
贾博文王世刚李天舒张力中赵岩
关键词:积分投影视差映射
光场内容采集与LED集成成像显示系统
2019年
传统的平面显示设备无法呈现物体的深度信息,而近些年涌现的立体视频长时间观看会产生眩晕等不适感,因此,符合人类视觉机理的真三维显示是未来显示技术发展的终极目标。我们围绕光场内容采集和LED集成成像显示系统,首次将高密度小间距LED新型显示器件和真三维集成成像技术相结合,突破了集成成像只能小尺寸、低分辨率显示的瓶颈;提出了离散视点采集结合窗截取的立体元图像阵列生成方案,实现了适用于任意孔径、任意排列结构透镜阵列的光场内容高效、灵活、高保真度绘制;针对使用不同孔径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系统,通过发明一种新的性能评价模型,克服了现有客观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上述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真三维显示领域的空白,潜在应用价值巨大。
韦健王世刚赵岩武伟李鹤楠李天舒高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