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培丽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如皋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急性
  • 3篇急性脑梗死
  • 2篇经颅磁刺激
  • 2篇磁刺激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短期预后
  • 1篇眩晕
  • 1篇眩晕患者
  • 1篇血压
  • 1篇叶酸
  • 1篇叶酸片
  • 1篇依那普利
  • 1篇依那普利叶酸...
  • 1篇预后
  • 1篇治疗急性脑梗...
  • 1篇溶栓

机构

  • 6篇如皋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孙培丽
  • 3篇孙贵祥
  • 1篇朱建建
  • 1篇张爱萍
  • 1篇许秀兰
  • 1篇范红梅
  • 1篇张芾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参芎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清神经肽Y、S-100β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神经肽Y(NPY)、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NSE、NPY、S-100β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SE、NPY以及S-100β水平及异常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PY、NSE、S-100β水平及异常率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孙培丽
关键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急性脑梗死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静脉溶栓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ACI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于患者入院24 h内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B型利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于治疗2周后复查头颅CT/MRI,并结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CI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结果83例ACI患者中,预后不佳组45例,预后良好组38例。预后不佳组糖尿病史(17.8%比2.6%)、入院24 h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15分占比(46.7%比23.7%)及血清BNP[(264.31±76.04)pg/ml比(91.34±15.21)pg/ml]、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18.12±3.51)μmol/L比(14.73±3.29)μmol/L]和NLR[(2.16±0.24)比(1.69±0.35)]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OR=3.040,95%CI:1.176~7.861,P=0.002)、入院24 h NIHSS评分≥15分(OR=3.684,95%CI:1.425~9.524,P=0.001)及血清BNP(OR=2.835,95%CI:1.096~7.329,P=0.001)和NLR(OR=3.842,95%CI:1.486~9.933,P=0.001)水平偏高为ACI静脉溶栓后短期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结论存在糖尿病史、入院24 h NIHSS评分≥15分、血清BNP及NLR水平偏高的ACI静脉溶栓患者更易出现预后不佳的情况。
孙培丽孙贵祥许秀兰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B型利尿钠肽短期预后
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孙贵祥孙培丽张爱萍
关键词:阿加曲班氯吡格雷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疾病的效果
2024年
探究联合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与普拉克索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抽取我院60位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作为试验样本,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单一用药组30例仅接受普拉克索治疗,而联合治疗组30例则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与普拉克索共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成效、副作用、精神状态评估及运动能力评估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单一用药组,分别为96.67%与76.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一用药组,6.66%对比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的精神状态评分超过单一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的运动能力评分同样高于单一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安全有效,可以改善患者精神状态,能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有利于促进疾病预后改善。
孙培丽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临床疗效
依那普利叶酸片辅治H型高血压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与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辅治H型高血压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及治疗的100例H型高血压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加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辅治,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DA水平、SOD水平、NO水平、ET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HCY水平、Barthel评分、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型高血压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增加使用依那普利叶酸片辅助治疗的效果更佳。
孙贵祥孙培丽张芾高跃强
关键词:依那普利叶酸片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育龄期前庭性偏头痛伴位置性眩晕患者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育龄期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伴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收集如皋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门诊育龄期VM伴位置性眩晕患者57例,进行一般情况、量表评价。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规范非甾体止痛药物、抗眩晕药物治疗,rTMS组给予低频(1 Hz)rTMS作用于枕叶。分别采用SRM-IV眩晕诊疗系统、眼震电图行位置试验、温度试验评估前庭功能,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头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以及头痛影响测评量表(headache impact test-6,HIT-6)对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3个月疗效评估。结果育龄期VM伴位置性眩晕患者发病年龄23~49(38.72±7.93)岁,52.63%(30/57)患者以后半规管受累为主,33.33%(19/57)患者温度试验异常。组间比较,治疗2周时对照组情绪(DHI-E)优于rTMS组,治疗3个月时rTMS组VAS、HIT-6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间段VAS、HIT-6、DHI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组内比较,治疗2周、治疗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rTMS组和对照组VAS、HIT-6、DHI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3个月与治疗2周比较时,rTMS组除躯体(DHI-P)外其余各评价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仅HIT-6评分、DHI-P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低频rTMS能有效改善VM伴位置性眩晕患者头痛症状,改善眩晕症状并不优于单纯口服药物,随治疗时间延长,rTMS对头痛及眩晕改善越明显。
朱建建张显军马霄毛庆杰孙培丽孙培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