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龙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不同提取工艺对菜籽油脂肪酸组成和加工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主要介绍了2种不同工艺(物理浸提法:样品1;化学浸提法:样品2)提取的菜籽油样品,通过检测其脂肪酸组成,探讨不同提取工艺对油脂营养价值的影响;通过油脂总极性化合物(TPC)含量测定、油脂氧化诱导时间(OIT)测定以及热重(TGA)分析法等温试验,观察了不同提取工艺对菜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主要从脂肪酸组成变化和加工性质的角度研究2种菜籽油的稳定性变化,以期从本质上解释不同提取工艺对菜籽油稳定性的影响,并为油脂产品稳态化的研究及储存期的保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赵云龙周中凯
- 关键词:脂肪酸营养价值
- 菜籽油经煎炸处理结构变化分析及机理探究
- 2019年
- 以原始样品(0d样品)与煎炸处理5d菜籽油样品(5d样品)为原料,通过傅里叶变换中红外(FT-MIR)、傅里叶变换近红外(FT-NIR)和拉曼(Raman)仪检测,探究煎炸处理对菜籽油结构变化的影响。主要探究2个菜籽油样品官能团极性和非极性化学键的变化情况,以期从本质上揭示煎炸处理对菜籽油结构变化的影响,并为油脂产品热稳态研究及储存期保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赵云龙周中凯
- 关键词:红外拉曼
- Rancimat法测定温度对不同提取工艺菜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2019年
- 以3种不同提取工艺的菜籽油为原料,利用Rancimat仪加速其氧化,设置5个不同温度梯度测定菜籽油氧化诱导时间,对结果进行拟合分析,建立相关的动力学模型。在5个拟合点分别做切线,并对切点斜率再次做拟合分析,解析3种不同提取工艺菜籽油相关热稳定性变化趋势,为更好地了解菜籽油的热稳定性提供新思路。
- 赵云龙周中凯
- 关键词:菜籽油
- 切分沙窝青萝卜二氧化氯溶液预冷工艺优化研究
- 2015年
- 采用二氧化氯溶液对切分沙窝青萝卜进行预冷,并以溶液浓度、温度和处理时间为试验因素,通过测定色泽、渗出物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对预冷工艺进行正交优化。综合分析得出最优处理组合为:采用10℃85 mg·L二氧化氯预冷液浸泡5 min。
- 李自强胡云峰赵云龙胡晗艳崔瀚元李平
- 关键词:二氧化氯预冷
- RS4型抗性淀粉对高糖脂饮食大鼠糖脂代谢失衡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以高脂饮食喂养的大鼠为实验动物模型,研究抗性淀粉干预高脂饮食诱发的代谢紊乱对大鼠血糖、血脂等相关代谢的影响。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ormal组)、高脂对照组(Control组)、普通酯化淀粉组(NCSA组)、蜡质酯化淀粉组(WCSA组)、高直链酯化淀粉组(RSA组),共5个实验组。6周造模结束后,与正常组相比,肥胖模型组大鼠体重、血糖、胰岛素(INS)、血脂水平在实验期间一直显著高于正常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且差异显著(P<0.05);相比于对照组,灌胃普通酯化淀粉、蜡质酯化淀粉及高直链酯化淀粉能不同程度降低高脂饮食大鼠体重、血糖、胰岛素(INS)、血脂水平(HDL-C水平升高);蜡质酯化淀粉组对减缓大鼠体重增长、降低肥胖大鼠血糖、胰岛素(INS)和血脂水平效果最显著,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证明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同时并灌胃蜡质酯化淀粉能有效的降低大鼠高脂饮食诱发的糖脂代谢紊乱。
- 赵云龙董会娟苏哲
- 关键词:抗性淀粉高脂糖脂代谢
- RS4型抗性淀粉对高脂饮食大鼠肝功能代谢紊乱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通过观察5组(正常组、高脂对照组、普通酯化淀粉组、蜡质酯化淀粉组和高直链酯化淀粉组)雄性Wistar大鼠肝脏HE染色切片并分别测定其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GPT)、谷草转氨酶(AST/GOT)、碱性磷酸酶(AKP)的活力,考察了在大鼠形成高脂血症过程中RS4型抗性淀粉对肝功能代谢紊乱及肝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抗性淀粉对高脂饲料致高脂血症大鼠的肝功能代谢紊乱有较好的调节和改善作用,以期为有效改善饮食引起的肝功能紊乱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赵云龙苏哲周中凯
- 关键词:抗性淀粉高脂饮食细胞形态
- 二氧化氯对切分沙窝萝卜贮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二氧化氯溶液处理切分沙窝萝卜,结果表明90 mg/L二氧化氯处理质量浓度最有利于切分沙窝萝卜的品质保持,可有效抑制切分沙窝萝卜的色饱和度、明亮度、p H值、叶绿素的下降及失质量率的上升,并对微生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8-10℃下冷藏至第8天时,菌落总数仅为2.08×10^4CFU/g。
- 李自强赵云龙胡晗艳崔瀚元李平
- 关键词:二氧化氯贮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