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彩云
作品数:
2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赵建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闵霞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齐盼盼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杨小帆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陈冲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化学工程
1篇
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2篇
活性
1篇
代谢产物
1篇
抑菌
1篇
抑菌活性
1篇
内生细菌
1篇
抗氧化
1篇
抗氧化活性
1篇
GC-MS
机构
2篇
四川大学
作者
2篇
赵建
2篇
李彩云
1篇
侯若彤
1篇
杨小帆
1篇
齐盼盼
1篇
陈冲
1篇
闵霞
传媒
2篇
中国测试
年份
1篇
2017
1篇
2016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Pyrrosia petiolosa内生细菌筛选及其抑菌活性物质分析
被引量:6
2016年
为探究Pyrrosia petiolosa内生细菌的抑菌活性,采用植物组织分离和微生物传统培养法从其根、茎、叶共分离检测到内生细菌14株。通过滤纸片抑菌法筛选两株有显著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G7、Y12,并借助GC-MS技术对这两株内生细菌进行抑菌活性成分检测与分析。研究表明:两株内生细菌经16S r DNA测序比对分别鉴定为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 C3-41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FZB42。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菌株G7、Y12分别在16 h和12 h后进入稳定期。GC-MS检测鉴定到两株内生细菌发酵上清抑菌活性物质主要是有机酸类和2,5-二酮哌嗪衍生物。该研究可为挖掘P.petiolosa内生细菌药物活性、筛选抗菌药物新来源提供参考。
杨小帆
宋丽菊
齐盼盼
吴道艳
闵霞
李彩云
彭静珊
赵建
关键词:
内生细菌
抑菌活性
代谢产物
Pyrrosia petiolosa酯提物抗氧化活性检测及其活性物质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探究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酯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活性物质,为P.petiolosa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采用乙酸乙酯提取P.petiolosa;采用铁氰化钾还原法、水杨酸法、DPPH法、ABTS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测定P.petiolosa酯提物的还原能力以及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并进一步利用GC-MS对酯提物进行活性成分检测。P.petiolosa酯提物的还原能力,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均与浓度呈正相关。GC-MS结果表明:P.petiolosa酯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主要为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9.54%)、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11.96%)、2-甲氧基-3-(2-丙基)苯酚(0.91%)。P.petiolosa酯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陈冲
成娟
李彩云
易思君
李宁浙
彭静珊
侯若彤
赵建
关键词:
抗氧化活性
GC-MS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