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霞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曼地亚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条件探索被引量:1
- 2016年
- 该项目以曼地亚红豆杉为试材,研究外植体取材部位、激素种类及浓度组合、光照条件等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找出最适合曼地亚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的培养条件。实验结果发现,最适合诱导曼地亚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的激素组合为0.5 mg/L NAA+0.2 mg/L 6-BA+2 mg/L 2,4-D;最适合外植体为带芽茎段;黑暗培养相比光照培养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该项目的开展可为紫杉醇细胞培养生产体系提供理论指导。
- 柳文静闵霞高雅卫静丽史晓昀郑冬超
- 关键词:曼地亚红豆杉愈伤组织
- 响应面法优化干酪乳杆菌试生产菌株T1发酵条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索以豆粕大规模培养干酪乳杆菌试生产菌株T1发酵技术,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干酪乳杆菌T1的发酵条件。方法: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方法研究p H值、培养温度、接种量等因素对干酪乳杆菌T1发酵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参数。此外,利用豆粕代替蛋白胨发酵干酪乳杆菌,试制成本更低的工业发酵培养基。结果:响应面优化回归方程为Y=0.9-0.041X_10.6X_2+0.015X_3-0.015X_1X_2-0.021X_1X_3+0.034X_2X_3+0.011X_(12)-0.15X_(22)-0.019X_(32)。在养温度为27℃,培养基初始pH为6,接种量为8.09%条件下,得到最大生物量的响应值。优化后活菌数显著提高,为3.23×108/mL,较优化前增加1个数量级。结论:干酪乳杆菌试生产菌株T1对豆粕培养基适应性好,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条件,能显著提高干酪乳杆菌T1生物量,且为设计和改进大规模生产条件提供基础。
- 彭静珊李宁浙吴道艳汪学阁安平闵霞冯甦张杰赵建
- 关键词:干酪乳杆菌响应面法
- Pyrrosia petiolosa内生细菌筛选及其抑菌活性物质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为探究Pyrrosia petiolosa内生细菌的抑菌活性,采用植物组织分离和微生物传统培养法从其根、茎、叶共分离检测到内生细菌14株。通过滤纸片抑菌法筛选两株有显著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G7、Y12,并借助GC-MS技术对这两株内生细菌进行抑菌活性成分检测与分析。研究表明:两株内生细菌经16S r DNA测序比对分别鉴定为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 C3-41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FZB42。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菌株G7、Y12分别在16 h和12 h后进入稳定期。GC-MS检测鉴定到两株内生细菌发酵上清抑菌活性物质主要是有机酸类和2,5-二酮哌嗪衍生物。该研究可为挖掘P.petiolosa内生细菌药物活性、筛选抗菌药物新来源提供参考。
- 杨小帆宋丽菊齐盼盼吴道艳闵霞李彩云彭静珊赵建
- 关键词:内生细菌抑菌活性代谢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