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志鹏
- 作品数:20 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养分表观消化率、肝脏脂肪代谢酶活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0
- 2021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养分表观消化率、肝脏脂肪代谢酶活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以鱼油、大豆油、亚麻油、菜籽油和棕榈油为脂肪源,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挑选300尾初重(76.59±1.16)g的西伯利亚鲟×施氏鲟(Acipenser baerii♀×Acipenser schrenckii)杂交鲟幼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各组分别投喂5种不同脂肪源的试验饲料,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1)大豆油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大豆油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棕榈油组(P<0.05),大豆油组的摄食量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棕榈油组(P<0.05)。2)鱼油组和大豆油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菜籽油组和棕榈油组(P<0.05),大豆油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亚麻油组和菜籽油组(P<0.05)。3)亚麻油组的全鱼和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鱼油组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亚麻油组的肝脏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4)大豆油组的全鱼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鱼油组的全鱼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5)鱼油组和大豆油组的肝脏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亚麻油组的肝脏脂蛋白脂酶活性显著高于棕榈油组(P<0.05)。6)大豆油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亚麻油组、菜籽油组和棕榈油组(P<0.05),大豆油组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菜籽油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大豆油作为脂肪源更有利于杂交鲟幼鱼的生长和健康。
- 李婷婷褚志鹏李创举金佳利周文博陈细华
- 关键词:杂交鲟脂肪源
- 饲料蛋白水平对达氏鲟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酶活性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6年
- 为了解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幼鱼适宜的饲料蛋白质水平,试验选取平均初始体重为(400.68±8.55)g的健康达氏鲟幼鱼为试验对象,在室内流水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试验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0%、35%、40%、45%、50%的5种等脂等能饲料。试验期间,水流量为6 L/min,水温(24.0±1.0)℃,溶氧大于6.0 mg/L,氨氮小于0.02 mg/L。结果显示:增重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饲料系数呈现相反的趋势。蛋白质效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呈先平缓后下降的趋势。各试验组间肥满度无显著差异。肝体比和脏体比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下降。各试验组间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差异,饲料蛋白水平为50%的试验组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本试验中胃蛋白酶活力与饲料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淀粉酶活力呈负相关关系,脂肪酶在各试验组无显著差异。鱼体蛋白和脂肪含量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分别对增重率、饲料系数这二者与饲料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得出达氏鲟幼鱼饲料中适宜的蛋白水平为41.5%-42.97%。
- 张磊危起伟张书环颉江褚志鹏魏开建文华蒋明
- 关键词:蛋白质需要量消化酶
- 不同糖源对达氏鲟幼鱼生长、体成分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7年
- 分别以糊精、小麦淀粉、玉米淀粉、α-淀粉(预糊化玉米淀粉)、蔗糖、葡萄糖为糖源,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喂养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幼鱼(68.05 g±1.63 g)8周,研究饲料中糖源对达氏鲟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糊精、小麦淀粉、玉米淀粉、α-淀粉组实验鱼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蔗糖和葡萄糖组(P<0.05),玉米淀粉组实验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最高。不同糖源对达氏鲟肥满度影响不显著(P>0.05),而对肝体比和脏体比均影响显著(P<0.05)。肝体比和脏体比最高的为葡萄糖组,最低的为小麦淀粉组。小麦淀粉组全鱼、肌肉和肝中粗蛋白含量最高,葡萄糖组全鱼和肌肉的粗蛋白含量最低且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糊精、蔗糖和葡萄糖组全鱼和肌肉粗脂肪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α-淀粉组肝糖原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α-淀粉组和葡萄糖组肌糖原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肝和血液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和肌体和血液中糖水平呈正相关。不同糖源对达氏鲟消化道消化酶和肝丙酮酸激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对肝己糖激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玉米淀粉作为糖源更有利于达氏鲟幼鱼生长。
- 褚志鹏危起伟杜浩刘伟张磊颉江邸军
- 关键词:达氏鲟糖源生理生化指标幼鱼
- 饲料维生素C添加水平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0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维生素C添加水平对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cipenser baeri)幼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健康的初始体质量为(50.47±0.90)g的杂交鲟幼鱼1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各组分别投喂维生素C添加水平为0、200、800和4800 mg/kg的试验饲料。试验期84 d。结果表明:1)饲料维生素C添加水平对杂交鲟幼鱼的增重率、饲料系数、肝体比、脏体比、肥满度和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料维生素C添加水平对杂交鲟幼鱼的肌肉凝聚性和弹性无显著影响(P>0.05)。200、800、4800 mg/kg维生素C组的肌肉硬度显著高于0 mg/kg维生素C组(P<0.05),800、4800 mg/kg维生素C组的肌肉回复性显著高于0 mg/kg维生素C组(P<0.05),800、4800 mg/kg维生素C组的肌肉黏性显著高于0、200 mg/kg维生素C组(P<0.05),800、4800 mg/kg维生素C组的肌肉咀嚼性显著高于0 mg/kg维生素C组(P<0.05)。3)饲料维生素C添加水平对杂交鲟幼鱼的肌肉粗蛋白质、水分、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4)4800 mg/kg维生素C组的肌肉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0、200 mg/kg维生素C组(P<0.05),800 mg/kg维生素C组的肌肉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0 mg/kg维生素C组(P<0.05),4800 mg/kg维生素C组的肌肉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0、200、800 mg/kg维生素C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800 mg/kg维生素C对杂交鲟幼鱼的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改善杂交鲟幼鱼的肌肉品质,并增强鱼体的抗氧化性能。
- 吴金平阮瑞陈细华褚志鹏李艳杨文杰
- 关键词:杂交鲟肌肉成分抗氧化性能
- 野生和养殖秦岭细鳞鲑幼鱼的营养成分分析
- 2024年
- 以体重、体长基本一致的野生和养殖秦岭细鳞鲑幼鱼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化分析法对肌肉、全鱼成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和养殖的秦岭细鳞鲑全鱼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及肌肉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养殖秦岭细鳞鲑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秦岭细鳞鲑(P<0.05);养殖秦岭细鳞鲑肌肉水分含量和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野生秦岭细鳞鲑(P<0.05)。野生和养殖的秦岭细鳞鲑全鱼、肌肉中均测出27种脂肪酸,其中9种为饱和脂肪酸(SFA),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1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野生秦岭细鳞鲑全鱼的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养殖秦岭细鳞鲑(P<0.05);而野生秦岭细鳞鲑全鱼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肌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肌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均显著低于养殖秦岭细鳞鲑(P<0.05)。养殖秦岭细鳞鲑肌肉中精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甘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含量著低于野生秦岭细鳞鲑(P<0.05);养殖全鱼必需氨基酸中仅组氨酸含量著高于野生秦岭细鳞鲑(P<0.05)。
- 吴金明吴金平董春燕褚志鹏叶欢杜浩乔新美
- 关键词:秦岭细鳞鲑野生养殖幼鱼脂肪酸
- 杂交鲟幼鱼饲料中有效磷需要量的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为研究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对饲料中有效磷的需要量,实验以磷酸二氢钙为磷源,配制了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37%(对照组)、0.65%、0.96%、1.22%和1.48%的5组等氮等能饲料。每组饲料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22尾鱼,饲喂初重(10.06±0.39)g杂交鲟幼鱼8周。结果显示:(1)饲料中不同有效磷水平对实验鱼的成活率、肝体比、脏体比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影响。随饲料有效磷水平增加,实验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升高后趋于平稳的趋势,0.96%、1.22%和1.48%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0.37%组和0.65%组;全鱼粗脂肪含量呈降低趋势;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不同有效磷水平饲料对全鱼水分、粗蛋白和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磷含量均无显著影响。0.96%、1.22%和1.48%组全鱼粗灰分、磷含量和脊椎粗灰分、磷含量均显著高于0.37%组和0.65%组。(3)随饲料有效磷水平增加,实验鱼血清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趋于平稳的趋势。0.96%、1.22%和1.48%组血清磷含量显著高于0.37%组和0.65%组,对照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4)分别利用折线模型拟合分析实验鱼的增重率、全鱼磷含量和脊椎磷含量与饲料有效磷水平的相关性,得到饲料中适宜有效磷需要量分别为0.93%、1.02%和0.95%。综上所述,建议杂交鲟幼鱼饲料中有效磷添加水平为0.93%~1.02%为最佳。
- 周文博褚志鹏李罗新刘伟刘伟陈细华柴毅孙凯辉
- 关键词:有效磷血清生化
- 一种适用于高植物蛋白源的鲟鱼配合饲料的添加剂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领域,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植物蛋白源的鲟鱼配合饲料的添加剂及应用。本发明的添加剂由牛磺酸和硫辛酸构成。本发明在当前鲟鱼饲料中大量使用植物蛋白原料,造成鲟鱼生长速度降低、饲料系数升高、氧化应激增加的背景下...
- 刘伟陈细华褚志鹏金佳丽
- 文献传递
- 人工调控实现达氏鲟自然交配产卵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人工调控实现达氏鲟自然交配产卵的方法,本发明首次通过B超亲本无损伤鉴别与性成熟鱼的选择、河床质调控、水流调控等人工调控技术措施,从而实现了自然排卵、自然排精以及雌雄同步发育成熟。避免了传统采用人工激素诱导,人...
- 杜浩危起伟罗江冷小茜褚志鹏周琼
- 文献传递
- 一种鲟鱼低鱼粉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鲟鱼低鱼粉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饲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鱼粉20~35%,豆粕7.2~28.7%,鱼油4.15~5.42%,面粉16.12~21.96%,微晶纤维素2.0...
- 吴金平岳华梅褚志鹏乔新美陈细华
- 文献传递
- 不同饵料对秦岭细鳞鲑苗种生长及存活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俗称花鱼、五色鱼、梅花鱼,隶属鲑形目、鲑科,为我国特有种,系局部分布的陆封型冷水性鱼类,是分布在鸭绿江水系的细鳞鲑的亚种。秦岭细鳞鲑分布范围极为狭窄,栖息水域条件严格,天然种群稀少,仅分布于秦岭太白山峰东麓的黑河、北麓的石头河、南麓的渭水河和太白河、陇县的千河支流及甘肃渭河上游及支流。秦岭细鳞鲑具有自然生境条件要求苛刻、性急躁、生长缓慢、体被细鳞、体表黏液少、应激性强等特点,个体容易擦伤发病致死。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秦岭细鳞鲑栖息与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种质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己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对秦岭细鳞鲑的保护己经刻不容缓,人工繁育增殖等手段成为恢复秦岭细鳞鲑资源的重要途径。
- 邵俭邵俭褚志鹏危起伟王丰
- 关键词:细鳞鲑冷水性鱼类存活苗种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