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升华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率昼夜节律与4种老年常见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心率昼夜节律变化规律与合并4种老年常见疾病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干部科住院并完成动态心电图的患者144例,年龄≥60岁,平均(75.67±9.10)岁,根据所患常见疾病数量分为A组(未患常见疾病n=11)、B组(患一种常见疾病n=36)、C组(患两种常见疾病n=59)和D组(患三种以上常见疾病n=38),比较年龄、性别构成比、平素用药情况、昼间平均心率、夜间平均心率、24 h平均心率、心率昼夜节律和节律值。结果四组性别构成比、夜间平均心率和24 h平均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年龄和用药种数随所患疾病的增多而逐渐增大(P<0.05);昼间平均心率、心率昼夜节律值随所患疾病的增多逐渐下降(P<0.05)。所患老年常见疾病越多,其心率昼夜节律值下降越显著(P<0.05),心率昼夜节律异常程度与所患老年常见疾病呈正相关(r=0.611,P<0.05)。结论老年患者所患疾病越多,心率昼夜节律异常程度越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越重。
- 徐秀梅蒋升华李杰
- 关键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高龄心力衰竭患者抗心力衰竭用药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分析高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抗心衰用药情况,为优化抗心衰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为Ⅱ~Ⅳ级),年龄≥80岁,平均(84.69±2.86)岁患者共243例,查阅其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门诊、住院的临床资料。将243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长期规范化治疗,n=164,)、B组(非规范化治疗,n=79)。分析并比较患者主要抗心衰药物情况,因心衰再住院天数及住院次数及1年后、2年后改善情况。结果高龄心衰患者抗心衰药物使用率由高到低依次为β受体阻滞剂(61.32%)、利尿剂(49.79%),ACEI/ARB类(41.98%)、螺内酯(34.16%)。A组联用三种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螺内酯)的频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比较,A组因心衰1年后、2年后再住院次数及单次住院天数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规范化抗心衰治疗,高龄患者临床受益更明显。
- 蒋升华徐秀梅孙丽娟李杰
- 关键词:高龄患者抗心衰药物